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430字。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湖北       洪英 
一、导入新课。 
 七年级我们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回忆起自己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老先生的“方正、质朴、博学”,令童年鲁迅信服、敬畏。但鲁迅在回忆中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却是另外一位日本人——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什么让鲁迅这样深情感念呢? 为什么在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选集》,译者增田涉到上海征求鲁迅意见,问他选哪些文章才好。鲁迅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认识这位给鲁迅以鞭策的先生。(出示文题、作者) 
2、指名一学生读有关注释,要求学生考虑,注释告诉我们哪几层意思。  
学生回答,由教师归纳明确:  
(1)交代了文章的出处,选自《朝花夕拾》。“朝”读zhāo,早晨的意思。早晨的花到晚上拾起来,说明这个集子的文章都是回忆性的。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是这个集子的。  
(2)说明了文章的体裁——散文。  
(3)介绍了文章的写作年代、作者生活的背景和所写的对象——藤野先生的全名和籍贯。  
3、介绍时代背景。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到日本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从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鲁迅写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二、学生默读课文,疏通有关阅读障碍   
要求:1.标注出难字难词。   
      2、想一想,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变换了几个地点, 
3、根据地点变化,将课文分成哪三个部分。 
明确:2、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的。  变换了三个地点:①“我”在东京;②“我”在仙台;③“我”离开仙台后。  
3、段落层次的划分以“我”活动地点的变换为标志。可分成三个部分(全文共有38段):  
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以及转到仙台求学的原因。这为与藤野先生的相识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第4—35段),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我”在仙台结识藤野先生,受先生教益,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以及“我”弃医学文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我”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以及先生的崇精神品德对我的激励与鼓舞。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学生自由朗读第一部分内容。   
2.思考:(1)★这部分文字所描写的对象是什么?(“清国留学生”速成班的其他成员)     
        (2)★请标出最能表现清国留学生丑态的词语和句子?(对他们是一种厌恶之情,这是从他们逛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