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题,约13770字。
高中2016级第二学年末教学质量测试
语 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网络文络传播、商业生产和大众书写的生成机制,无疑具有通俗文学的性质,所谓“类型文学”“小白文”“爽文”等,就是对这一文学样式的特指性称谓,并由此形成网络文学创作和接受上的内在规约和惯例。似乎只要是网络文学,就得类型化,就可以小白、爽等。这样一来,网络文学能否兼容雅俗,或者说,一个以大众化自居的文学形态能否接受高雅文学的影响,就不仅是一个理论命题,更是一个关乎网络文学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问题。
②网络小说首先是类型文络小说在内的通俗小说的外在形态和内在格式,类型化表达主要体现在各种小说类型都有自己的创作规律(也称写作惯例),如玄幻小说中“奇幻”+“争霸”或“历险”+“成长”主题组合(也称“升级”或“串珠”模式);仙侠小说中的“修真”+“言情”双线并列;历史小说中的“穿越”和“架空”手法的运用;清穿小说中的“穿越”+“言情” +“宫斗”叙事模式的贯穿,等等。这些类型文学的创作规律其实也是网络小说的创作规律,一般不能随意打破。
③但这并不意味着类型及成规可以一成不变,类型及其成规沿袭的是传统手法,突破成规就是创造,二者应该对立统一于类型文学的创作之中,即“在一定程度上遵守已有的类型,而在一定程度上又扩张它”,但在当今文学网站的生产机制下,网络文学遵守类型规则的居多,突破成规勇于创新的较少,大多数写手在创作上固步自封或亦步亦趋于既有的类型及成规,使得网络文学低水平重复现象非常突出。
④优秀的文学作品从来都以独特的内容和形式彰显自身的价值,高雅文学在故事结构、叙事内容、语言表达上不断革新创造,尤其是现代主义文学,更将作品形式的实验及变异推向了极致;语言表达上,高雅文学强调语言的艺术性和陌生化效果,以对抗日常语言的工具性和语言感知的麻木。这与网络文学高度类型化的叙事以及平淡浅白的语言形成了鲜明对照,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网络文学需要借鉴高雅文学创作经验和方法,以满足当今大众读者业已提高的审美趣味,雅俗互济,首先要在遵循类型文学传统的基础上,突破成规限制,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出具有独特艺术价值的优秀作品。
③从叙事内容看,网络文学喜好讲故事,高雅文学偏重写人物。在故事结构上,网络小说更接近于中国传统章回体小说。每日一更的章节,与“且听下回分解”的章回,在生成机制上有其相似之处,但与章回小说相比,网络文学的商业化生产方式更为彻底,铺排情节和教衍故事的任务更为紧迫,为情节而情节的倾向也更为突出,很多网络小说开始写的情节比较精彩,但后来越来越流于拖沓冗长,苍白无味其原因还在于缺少对故事人物性格的把握和形象的刻画,缺少“情节是性格的历史”的内在叙事逻辑。
⑥因而对网络小说来说,要写好故事,不仅要继承通俗文学以及中国传统小说讲故事的传统,而且要借鉴高雅文学和“五四”以后新文学创作经验,重视人物形象的刻画。
(选自《网络文学审美范式之建构》,有制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网络文学作为典型的通俗文络传播、商业生产和大众书写的生成机制等特点。
B. 网络文学之所以会出现低水平重复现象,是因为网络文学已形成了自己固定的创作规律。
C. 在语言形式上,网络文学显得平淡浅白,而高雅文学更注重语言的艺术性和陌生化效果。
D. 网络小说如果缺少“情节是性格的历史”的内在叙事逻辑,将直接导致情节越写越拖沓。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门见山,指出“网络文学能否兼容雅俗”是一个关系到网络文学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问题。
B. 第②段列举了多种小说类型的写作惯例,说明了目前许多网络小说类型化表达的特征相对稳定。
C. 文章将高雅文络文学作了比较分析,说明网络文学需要借鉴高雅文学创作的经验和方法。
D. 文章主要论述了当下网络文学在创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被排斥的原因,并且提出了解决之道。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要想改变网络文学类型化现象严重的现状,创作者就应该敢于突破成规限制,推陈出新。
B. 从“且听下回分解”的章回形式中可知,中国传统章回体小说也存在着铺排情节的现象。
C. 高雅文学和“五四”以后新文学的创作经验告知我们],刻画人物形象才是创作的重点。
D. 网络文学如果要继续生存和发展,就得在故事结构等方面主动吸收高雅文学的营养。
【答案】1. C 2. D 3. C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 “网络文学作为典型的通俗文学”错,原文表述为“无疑具有通俗文学的性质”,这不能直接得出网络文学是典型的通俗文学的结论;B “是因为网络文学已形成了自己固定的创作规律”错,第段最后一句表明原因是“大多数写手在创作上固步自封或亦步亦趋于既有的类型及成规”;D“缺少‘情节是性格的历史’的内在叙事逻辑,将直接导致……”错,根据原文第⑤段最后一句,表明原因不止一个。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文章主要论述了当下网络文学在创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被排斥的原因,并且提出了解决之道。文章没有论述网络文学被排斥的原因。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考核文中的观点。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C“刻画人物形象才是创作的重点”错,原文只是说要“重视人物形象的刻画”,但重视不代表刻画人物形象才是其创作的重点。
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遥远的麦子
余君才
①我不止一次想起那些乡下的麦子。
②五月的风吹过麦地,弥望的麦子在风中摇摆,渐渐地褪去了青涩的外衣。一朵云从天边走来,然后是一场五月的雨,骤雨之后,阳光照耀下的麦地变得一片金黄。
③是的,五月的大地上,麦子熟了。
④又到了收割的季节,母亲又该开始忙碌了,母亲从铁匠铺里取出新打好的镰刀,刀刃白生生发亮。母亲要赶在下一场雨之前收割麦子,不然,雨水会把那些金黄的麦子打蔫。成熟的麦子一经雨水浸泡就会发霉,一年的辛苦全都白费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