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道小题,约10550字。

  江苏省清江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
  1. 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句读(dòu)       赭色(zhě)     跬步(guǐ)     颓圮(pǐ)
  B. 脊骨(jǐ)        愀然(qiǎo)    缱绻(quǎn)    戕害(chuāng)
  C. 怪癖(pì)        慰藉(jiè)     教诲(huì)     命途多舛(chuǎn)
  D. 蓊郁(wěng)      嗥叫(háo)     虚掷(zhì)     饿殍(piǎo)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项,跬步(kuǐ);B项,戕害(qiāng);C项,怪癖(pǐ)。
  2.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走进苏州拙政园香洲旁的一个院落,映入眼帘的是_______的芭蕉,它硕大的身影映照在一汪静水上,青翠欲滴,微风过处,沙沙作响。别有一种大开大阖的风韵,真是“_____________”。这为精巧的江南园林,糅进了一种豪放大气的________。
  A. 满山遍野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格局
  B. 铺天盖地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格调
  C. 满山遍野         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       格调
  D. 铺天盖地         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       格局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满山遍野”不符和“院落”的语境;“铺天盖地”形容到处都是。“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出自欧阳修《生查子》,表现雨打芭蕉时的况味;“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写纵然不下雨, 芭蕉也因风发出声音,符合语境。格局:指一定的格式和布局;“格调”指文艺作品、建筑园林等的风格和情调,后者更符合语境。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此次的论文集中撤稿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学术环境和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戒力度都需要进一步改善。
  B. 1912年,英国海军把一艘老旧的巡洋舰改装成了世界上第一艘可容纳飞机的船只,这种船只后来被称为“水上飞机母舰”,它的出现是航空母舰最早的雏形。
  C. 根据各种飞行检测数据显示,C919大型客机在5月5日的首飞过程中,空中飞行状态正常,各种飞行动作完美无缺,飞行过程顺利,首飞任务圆满成功。
  D. 近年来中国高铁在海外高歌猛进,凭借高性价比和成功的运营经验,在全球市场接连斩获订单,已成为中国最新科技大幅进军海外的标杆。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项,搭配不当,“力度”与“改善”搭配不当;B项,删去“它的出现”;搭配不当;C项,结构混乱,句式杂糅:删去“根据”,改为“各种飞行检测数据显示”。
  点睛:搭配不当是病句常见的类型,主要有主谓、动宾、主宾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等,较为典型的是一个词语和后面或前面的两个词语配合,和其中的一个搭配不当。此题A项,动宾搭配不当,C项,主宾搭配不当。
  4. 下列各项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食指《相信未来》)
  B.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郑愁予《错误》)
  C.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舒婷《致橡树》)
  D.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C项拟人,其他三项比喻
  5. 下列四副对联中,与韩愈有关的一项是(     )
  A. 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
  B. 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C. 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
  D. 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项,司马迁;B项,欧阳修;D项,白居易。
  6.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 读了李白、杜甫等诗人的作品后,你感慨:真是环肥燕瘦,精彩万分!
  B. 进入高中后,白飞交了一位好友,你说:真羡慕你们这样的竹马之交!
  C. 侄子考上了大学,作为叔辈的你对他说:小可须更加努力,不负时光!
  D. 吴小刚十六岁了,你对他说:你已是弱冠之年,应有男子汉的责任感!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B项,“竹马之交”是男女孩之间的交往;C项,“小可”是谦称;D项,“弱冠”应是20岁。
  7. 填入下列文字中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
  纪实文学,理应讲究纪实性与文学性的高度统一,作为纪实文学之一种的传记文学,        。缺乏真实丰富的事实材料,而靠浮辞丽藻挥洒成篇,只能写出苍白无力的东西;缺乏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而仅罗列人物生平事迹,也不会葆有长久的感染力。
  A. 也应注意文采,以求引人入胜
  B. 必须特别注意材料的真实性
  C. 同样存在着一个“实”与“文”的结合与统一问题
  D. 也要考虑到“文”与“实”二者的有机联系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上文说“纪实文学,理应讲究纪实性与文学性的高度统一”,下文强调既不能缺乏真实性也不能缺乏文学性,据此可判断出横线处的内容应既有“文”也有“实”,据此就可以排除A项和B项。因为横线后面的内容先强调了“实”,后强调了“文”,故答案应为C项。
  8. 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今安在哉
  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D.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例句和B项宾语前置句,A项,定语后置句;C项,判断句;D项,判断句。
  点睛:古汉语文言句式有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注意结合句子特征分析。其中宾语前置句一般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还有固定结构“唯***是***”结构,判断句注意“者”“也”,被动句注意“为****所***”结构和“见”“于”,定语后置句注意“之”“者”,介宾短语后置句经常用“于”“以”引导。
  9.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             用心一也       一:一样
  B. 圣人无常师     常:平常             知不可乎骤得   骤:突然
  C. 举匏尊以相属   属:劝酒             至则披草而坐   披:拨开
  D. 穷山之高而止   穷:荒僻             纵一苇之所如   如: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