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0题,约16610字。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该二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1.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那两本书,原是极平常的,一本散文,一本诗集,据德文译者说,这是他________起来的,虽在匈牙利本国,也没有这么完整的本子。
  (2)儿童从小就开始学习古诗词,不仅是在练就“童子功”,更是在培养兴趣,它是一个________的过程,让儿童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有益的影响。
  (3)譬如粘一颗柳树吧,干和枝的每条线条该多长,该怎么弯曲,他们能把铜丝__________地剪好曲好,然后用钳子夹着,把它粘到铜胎上。
  (4)他不听大家的劝阻,___________走入钱塘江观潮的禁区。浪头扑面而来,瞬间不见了他的身影。
  A. 搜集  循序渐进  恰到好处  径自    B. 搜集  潜移默化  恰如其分  径自
  C. 收集  潜移默化  恰如其分  径直    D. 收集  循序渐进  恰到好处  径直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考生应分析词语的意思、词性、感情色彩,然后再分析具体的语境。“搜集”和“收集”是近义词,两者都有把不在一起的事物集中起来的意思,但这两个词意义侧重的方面不同,主要在于语素“搜”与“收”。“搜”是寻求,有到处寻找的意思;“收”即收拢,是把散开的东西聚合到一起。“搜集”就是到处寻觅事物并聚拢在一起,对象是须到处寻找的事物,如“搜集资料”等;而“收集”只是把事物聚集在一起,对象是现成的事物,如“收集意见”等。由此来看,“搜集”花费的时间多、精力多,过程比“收集”要难,词义比“收集”重。而且“搜集”是有目的的行为,主观选择性强,“收集”只是客观整理。第一句应使用“搜集”。“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第二句中,是说学习古诗词对儿童的影响,应使用“潜移默化”。“恰如其分”,指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恰到好处”,指说话做事恰好到了最合适的地步。第三句中,是说把铜丝剪曲得正合分寸,应使用“恰如其分”。“径自”,副词,表示自己直接行动;“径直”,副词,表示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道,不在中途耽搁,表示直接进行某件事,不在事前费周折。第四句中说“他不听大家的劝阻”,可见是自己直接行动,应使用“径自”。
  2. 下列加点文言字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舅夺母志(强行改变)            当侍东宫(应当)                余扃牖而居(关闭)
  B. 此小大之辩也(同“变”,变化)  夙遭闵凶(早)                  渔父莞尔而笑(微笑的样子)
  C. 而母立于兹(你的)              以稍陵迟(死刑)                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D. 比去(等到)                    朝菌不知晦朔(农历每月第一天)  不能喻之于怀(明白)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加点文言字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这是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考生应结合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联系成语等已有的知识来辨析。A项,“当侍东宫”,文中的语境是“猥以微贱,当侍东宫”,意思是“我凭借卑微低贱的身份,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当”应为动词,“担当”。B项,“此小大之辩也”,“辩”,是通假字,通“辨”,区别。C项,“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倩”,请,央求。
  3. 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扥一项是
  A. 其制稍异于前    B.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C. 则告诉不许    D. 圣人不凝滞于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