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18年秋高中语文必修一练习:水平测试 +Word版含答案
2018年秋高中语文必修一练习:水平测试1+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秋高中语文必修一练习:水平测试2+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秋高中语文必修一练习:水平测试3+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秋高中语文必修一练习:水平测试4+Word版含答案.DOC

  第一单元水平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新诗为何处境“尴尬”
  ①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从商周的四言,到楚骚汉赋、汉魏乐府、隋唐律绝和宋词元曲,可谓灼灼其华,蔚然大观。千百年前的黄钟大吕,至今还萦绕在苍穹。然而中国新诗在诞生近百年后的今天,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它既没能与国际接轨,又与中华古典诗词曲赋的优良传统脱节、断裂,割断了传承关系,令广大读者望其兴叹,最后只好弃之而去。中国新诗为何会处境“尴尬”呢?
  ②首先,是由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造成的。无论是《诗经》中的“风雅颂”,还是楚辞、乐府、律诗、宋词、元曲……不论其诗体形式怎么演变,但都是讲究韵律的,作品都具有节奏美、旋律美和韵式美。由于白话“新诗”“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胡适《谈新诗》)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自其诞生以来,便成为其发展的严重弊端和障碍。
  ③其次,是由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造成的。诗歌是文学形式美的一种体现,但形式美只是诗歌的美丽外衣而已。过分地强调诗体形式,从而否定主题思想的意义,如近年来所谓的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等,就像失去了土壤的禾苗一样,必将枯萎。
  ④最后,是由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造成的。同古典诗词曲赋相比,当代诗歌在题材内容方面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其一,迫于现实社会生存的巨大综合压力和人类因物质文明进步而带来的精神困惑,当代诗歌的内容越来越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正日益失去处理重大社会题材的艺术能力,这就使得它日益减少获得公众关注的机会,而只有在少数未被现代社会物质化的心灵当中获得知音;其二,随着诗人们从社会文化中心退却,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诗歌越来越被推挤到社会的边缘,诗人们成了一个不被社会关注的自我封闭、自我肯定、自我满足、自我安慰、自我陶醉的奇怪群体,这更加剧了他们的自闭倾向;其三,当诗人们精神的价值已经从崇高、纯洁、美好、自然过渡到了喧嚣、乐趣、庸俗、时尚的方向,于是平庸困扰着诗歌界,诗歌的阵地越来越虚弱。
  ⑤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国新诗只有志存高远,发扬其应有的精神文化提升作用,既在主题内容方面深度切入自己的时代,又在诗艺表现方面继承并发扬光大中华传统诗词曲赋艺术,随时代、社会、语言的变化而不断创新改进,让中国新诗界尽快构建审美规范并早日达成审美共识。这样,中国新诗才能够既有技艺的美感,又有时代的气息,还有历史文化的内涵,并因此而融入中华诗歌的历史长河之中,从而有机会成为新时期的经典诗歌作品而流传于世。
  (选自《长空诗话》,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新诗虽然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但是依旧热心关注社会问题。
  B.中国新诗越来越狭隘,不能反映社会的主流。
  C.近年来中国新诗在内容方面出现了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等。
  D.只要中国新诗界尽快构建审美规范,中国新诗就能与国际接轨。
  答案 B
  解析 A项,“依旧热心关注社会问题”错误,很少关注。C项,“内容方面”有误,应为“形式方面”。D项,前后并不构成条件关系,表述有误。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新诗处境“尴尬”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
  A.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
  B.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
  C.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
  D.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
  答案 B
  解析 从文中找到相关语段,由第④段可知,B项所说只是表面原因,诗人们的退缩和自闭才是新诗处境尴尬的重要原因。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中华古典诗词曲赋曾经有过许多令人骄傲的绚烂与辉煌。
  B.白话新诗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作者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C.在当今商品经济时代,能忠实地坚守诗歌阵地的人越来越少,诗歌的发展江河日下。
  D.中国新诗只要注重与时代结合,并继承发扬传统诗词曲赋的艺术,就一定能够改变其“尴尬”处境。
  答案 D
  解析 由第⑤段内容“中国新诗只有志存高远,发扬其应有的精神文化提升作用,既在主题内容方面深度切入自己的时代,又在诗艺表现方面继承并发扬光大中华传统诗词曲赋艺术,随时代、社会、语言的变化而不断创新改进,让中国新诗界尽快构建审美规范并早日达成审美共识”可知,D项中“就一定能够改变”说法太绝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相约雨巷
  ①撑一把油纸伞,相约雨巷。
  ②纵然是红尘之外还有红尘,纵然是路的尽头已没有尽头,纵使我枯瘦如叶,我都要择路而来。只因半个世纪的情缘,我早已相思成疾。还是用当年的纸伞挡雨,却怕你的名字湿成深深浅浅的泪痕,以勾起我心灵的唯一伤痛。从此再也无法紧握你的身影取
  ……
  第三单元水平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论散文
  梁实秋
  一切的散文都是一种翻译。把我们脑子里的思想情绪、想象译成语言文字。古人说,言为心声,其实文也是心声。头脑笨的人,说出来是蠢,写成散文也是拙劣;富于感情的人,说话固然沉挚,写成散文必定情致缠绵;思路清晰的人,说话自然有条不紊,写成散文更能澄清彻底。由此可以类推。散文是没有一定的格式的,是最自由的,同时也是最不容易处置的,因为一个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里绝无隐饰的可能,提起笔来便把作者的整个的性格纤毫毕现地展示出来。
  一个人便有一种散文,喀赖尔翻译莱辛的作品的时候说:“每人有他自己的文调,就如同他自己的鼻子一般。”布丰说:“文调就是那个人。”文调的美纯粹是作者的性格的流露,所以有一种不可形容的妙处:或如奔涛澎湃,能令人惊心动魄;或是委婉流利,有飘逸之致;或是简练雅洁,如斩钉截铁……总之,散文的妙处真可说是气象万千,变化无穷。
  散文的文调虽是作者内心的流露,其美妙虽是不可捉摸,而散文的艺术仍是作家所不可少的。散文的艺术便是作者的自觉的选择。福楼拜是散文的大家,他选择字句的时候是何其的用心!他认为只有一个名词能够代表他心中的一件事物,只有一个形容词能够描写他心中的一种特色,只有一个动词能够表示他心中的一个动作。在万千的辞字之中他要去寻求那一个——只有那一个——合适的字,绝无一字的敷衍将就。他的一篇文字是经过这样的苦痛的步骤写成的,所以才能有纯洁无疵的功效。平常人的语言文字只求其能达,艺术的散文要求其能真实——对于作者心中的意念真实。福楼拜致力于字句的推敲,也不过是要求把自己的意念确切地表示出来罢了。
  散文的美妙多端,然而最高的理想也不过是“简单”二字而已。简单就是经过选择删芟以后的完美的状态。普通一般的散文,在艺术上的毛病,大概全是与这个简单的理想相反的现象。散文的艺术之中最根本的原则,就是“割爱”。一句有趣的俏皮话,若与题旨无关,只得割爱;一段题外的枝节,与全文不生密切关系,也只得割爱;一个美丽的典故,一个漂亮的字眼,凡是与原意不甚洽合者,都要割爱。散文的美,不在乎你能写出多少旁征博引的故事穿插,亦不在多少典丽的辞句,而在能把心中的情思干干净净直截了当地表现出来。散文的美,美在适当。不肯割爱的人,在文章的大体上是要失败的。
  散文的文调应该是活泼的,而不是堆砌的——应该是像一泓流水那样的活泼流动。要免除堆砌的毛病,相当的自然是必须保持的。用字用典要求其美,但是要忌其僻。文字若能保持相当的自然,同时也必须显示作者个人的心情,散文要写得亲切,即是要写得自然。
  (有删改)
  1.对“散文的文调”的内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散文的文调”是指作者在文章中表现的人格思想。
  B.“散文的文调”是作者在作品中流露的性格。
  C.“散文的文调”是指作者散文作品中特有的风格。
  D.“散文的文调”是作品中不可形容的妙处。
  答案 C
  解析 从第2段文字“文调就是那个人”“文调的美纯粹是作者的性格的流露……或如奔涛澎湃,能令人惊心动魄……”不难看出C项表述最准确。
  2.下面有关文章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散文最不容易处置是因为散文没有一定的格式,是最自由的。
  B.因为散文的美妙不可捉摸,所以不必太在意散文的艺术。
  C.福楼拜的散文能有纯洁无疵的功效与他锤炼语言是分不开的。
  D.作者个人的心情在文中真实地流露出来,散文的文字就自然流畅。
  答案 C
  解析 A项,强加因果关系,原文说“散文是没有一定的格式的,是最自由的,同时也是最不容易处置的”。B项,文中说散文的“美妙虽是不可捉摸,而散文的艺术仍是作家所不可少的”。D项,原文说“文字若能保持相当的自然,同时也必须显示作者个人的心情”。前后两句是并列关系,而非条件关系。
  3.下列不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艺术的散文要求其能真实,即能真实地表达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
  B.散文的美在于能把心中的情思干干净净直截了当地表现出来。
  C.散文要写得亲切、活泼、自然,避免堆砌、用典。
  D.散文美妙多端得力于作家对散文艺术的追求。
  答案 C
  解析 “避免堆砌、用典”表述错误。从最后一段“用字用典要求其美,但是要忌其僻”可看出,作者并不反对用典,只是要“忌其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藤的悲剧
  ①游览过绍兴青藤书屋的朋友回来说,青藤书屋是一座石柱砖墙、木格花窗的平房,前后两室,前室南向,窗前有一小天井,天井西端有一株枝干蟠曲、大如虬松的青藤,传说是书屋主人徐青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