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版学案导学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配套测试:第四单元 新闻和报告文学
2018-2019版学案导学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配套测试: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写作导学案+Word版含答案.docx
2018-2019版学案导学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配套测试: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检测试卷(四)+Word版含答案.docx
2018-2019版学案导学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配套测试: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第10课+Word版含答案.docx
2018-2019版学案导学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配套测试: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第11课+Word版含答案.docx
2018-2019版学案导学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配套测试: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第12课+Word版含答案.docx
第10课 短新闻两篇
学习目标 《别了,“不列颠尼亚”》:
1.了解本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
2.理解文中三次降旗的含意。
3.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1.把握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和内涵。
2.品读文章的语言和精彩的细节。
3.对比本篇新闻与传统新闻写法的不同。
一、音正形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单音字
①祷告( ) ②撰写( )
③步履( ) ④婆娑( )
⑤窒息( ) ⑥焚烧( )
⑦凝重( ) ⑧绞刑( )
答案 ①dǎo ②zhuàn ③lǚ ④pó suō ⑤zhì ⑥fén ⑦nínɡ ⑧jiǎo
(2)多音字
①塞塞住 要塞 塞责 ②泊停泊 湖泊
③卡卡车 卡壳 ④载记载 载歌载舞
⑤场官场 打场 ⑥降下降 投降
答案 ①sāi/sài/sè ②bó/pō ③kǎ/qiǎ ④zǎi/zài ⑤chǎnɡ/chánɡ ⑥jiànɡ/xiánɡ
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
(1)履 覆 (2)撰 馔
(3)瘁 悴 萃 淬 粹 (4)绞 校 皎 佼 姣
答案 (1)步履/覆盖 (2)撰写/酒馔 (3)鞠躬尽瘁/憔悴/荟萃/淬火/纯粹 (4)绞刑/校正/皎洁/佼佼者/面容姣好
二、词语积累
1.理解运用
(1)易帜:
(2)婆娑:
(3)绿树成阴:
(4)不由自主:
答案 (1)国家或军队更换旗子,指政权性质发生变化或投向敌方。
(2)盘旋舞动的样子;枝叶扶疏的样子;眼泪下滴的样子。
(3)形容树木枝叶茂密,遮蔽了阳光。
(4)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
[对点小测] 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
(2)事实上,被我们诗意地美化为“中华民族大团圆”的春运,对于广大进城务工人员来说实乃有不由自主的被迫感。( )
答案 (1)√ (2)× 与后面的“被迫感”矛盾
2.辨词填空
(1)临近•邻近
二者都表示靠近、接近,但使用对象不同。“临近”表时间上的接近,“邻近”表位置上的接近。
①在与商业大厦 的电信大厦上,有一张巨幅手机广告,画面十分夸张。
②在期末考试 的时候,部分同学往往会出现一种焦虑紧张的情绪,其实这是正常的。
答案 ①邻近 ②临近
(2)终身•终生
终身:一生,一辈子(多就切身的事而言);特指婚姻。终生:一生。
酒后驾车付出的代价是惨痛的,一旦出事故,轻则受皮肉之苦,重则 残疾甚至失去生命。身体上的残疾,不仅会给自己造成精神上的打击,还会给人留下 的遗憾和永久的伤痛。
……
单元检测试卷(四)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对于航天员来说,是上天不容易,落地更难。飞船的回收,是事关整个飞行成败的最后一个环节。回收着陆系统由结构、降落伞、着陆缓冲、程序控制、火工装置、伞舱排水和标位7个子系统组成,主要任务是,利用降落伞稳定再入大气层的返回舱的运动姿态,减低其下降速度,最后通过着陆缓冲等手段保证航天员软着陆;为返回舱提供闪光和海水染色两种标位手段,研制防止海水侵入主伞舱的装置。
808所的葛玉君推算出一个数据:如果没有着陆缓冲系统,光靠降落伞把返回舱减速到2米/秒的速度,伞的面积必须达到14 600平方米。这样大的降落伞,即使整个返回舱也装不下。
伞系统工作时,先打开引导伞;引导伞使返回舱的下降速度由180米/秒减至80米/秒,然后由引导伞拉出减速伞,再由减速伞带出主伞。主伞先开一个小口,慢慢地全部撑开,这时返回舱的下降速度由80米/秒逐渐减到15米/秒。但是,即便是这样,航天员落地也会被礅个半死,怎么办?在返回舱底部安装一个γ高度探测仪,当飞船距地面一定高度时,γ探测仪发出信号,指挥飞船上的缓冲发动机点火,给飞船一个向上抬的力,把飞船落地的速度减到1~2米/秒。
γ高度探测仪具有精确测量的功能,它的抗干扰能力强,不论是雨天还是雾天,都能根据向地面辐射的粒子数来准确测量距地面的高度。但γ高度探测仪也十分复杂。刚在返回舱上应用时,第一批试验下来,葛玉君和队员们全都傻眼了:不仅精度满足不了要求,而且测量趋势还不对。理论上,返回舱下降速度越大,γ高度探测仪工作时点火高度也应该越高;反之亦然。可是γ高度探测仪的实际工作情况却相反。
这样的试验一连做了几个月。从夏天到了秋天,葛玉君等4人一直住在朱庄试验基地。静态试验、动态试验对比着做,可是这两种情况下,γ高度探测仪测出的数据就是不一致。原因何在?一次接一次地试验,困扰他们的问题始终无法解决。走投无路的葛玉君只好请来专家当外援。专家往试验场一站,几次对比试验下来,便提出疑问:是不是动态试验接头处的一麻袋棉花在作怪?对呀,怎么就没想到是它呢?原来,做动态试验时,怕接头掉下来砸到下面的返回舱大底,所以特意放了一袋棉花用来减震。而静态试验是没有棉花的。棉花对γ的反射性特别强,所以影响了测量的精度。通过反反复复的试验,γ高度探测仪的脾气算是摸准了。
1.下列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返回舱下降速度越大,γ探测仪工作时点火,给飞船向上抬的力越大。
B.返回舱下降速度越小,γ探测仪指挥点火时距离地面的高度就越低。
C.在第一批试验中,γ探测仪实际工作情况是返回舱下降速度越小,而点火的高度越低,反之亦然。
D.在第一批试验中,γ探测仪实际工作情况是返回舱下降速度越大,而点火的高度越低,反之未必。
答案 B
解析 A项“给飞船向上抬的力越大”错。C项“点火的高度越低”应为“点火的高度越高”。D项“反之未必”错。
2.下列对“γ高度探测仪”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能根据向地面辐射的粒子数准确测量飞船距地面的高度。
B.能发出信号,指挥飞船上的缓冲发动机点火。
C.能给飞船一个向上抬的力,把飞船落地速度减到1~2米/秒。
D.安装在返回舱底部,抗干扰能力强,具有精确测量功能。
答案 C
解析 “给飞船一个向上抬的力”的是缓冲发动机。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是飞船发射成功的最终标志,我国科学家成功地解决了返回技术的难题。
B.保证航天员安然无恙地软着陆的飞船落地速度是1~2米/秒。
C.飞船回收着陆技术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涉及到飞行器总体设计、结构设计、气动力减速技术、控制技术、火工技术等领域。
D.在目前条件下,降落伞将返回舱减速必须逐步进行,在将来可能做到一步到位。
答案 D
解析 D项常识错误,减速“一步到位”,宇航员将不能承受。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旧家的火葬
夏 衍
①半个月前,接到妻从上海寄来的信,说六月一日游击队打到杭州近郊,把我们的旧家放火烧了。因为那屋子被敌伪占领了之后,开了一所很大的茧厂,所以除屋子全烧之外,还烧毁了敌人已经收买了的几十万元的茧子。妻在后附加着说:“我们觉得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