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五单元综合测评 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五单元综合测评1 科学之光+Word版含答案.doc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五单元综合测评2 此情可待成追忆+Word版含答案.doc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五单元综合测评3 直面人生+Word版含答案.doc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五单元综合测评4 心连广宇+Word版含答案.doc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五模块综合测评+Word版含答案.doc

  单元综合测评(一) 科学之光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南京猪肉铅超标”“惠州猪肝铜超标”等耸人听闻的博文都是经董良杰一手炮制,再由“薛蛮子”转发推广的,不实言论通过网络扩散发酵,造成了恶劣影响。
  ②人生有进有退,生活中不钻牛角尖,输什么也不能输了心情。
  ③然而,无论菲方如何拿中国渔船“做文章”,终归逃脱不了其外强中干的本质。
  ④《战狼2》火了,吴京火了。吴京用一场酣畅淋漓的枪林弹雨里的“独闯”,展现了一种可歌可泣的有情怀、有勇气、有担当的中国军人精神。
  ⑤近来,俄媒曝光中国很可能暗藏6艘航母,航母总数与美国太平洋舰队半斤八两,其中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分别拥有两艘。
  ⑥演讲比赛上,他恰如其分的措辞,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无懈可击的正能量。
  A.②④⑤  B.①④⑥
  C.①③⑤  D.②③⑥
  C [①耸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此处该用“骇人听闻”。② 钻牛角尖: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的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比喻固执地坚持某种意见或观点,不知道变通。使用正确。③外强中干:外表好像很强大,实际上很空虚。此处应该用“色厉内荏”。 ④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使用正确。⑤半斤八两:一个半斤,一个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此处应该用“旗鼓相当”。⑥恰如其分:指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使用正确。]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导学号:03872046】
  A.据权威财经媒体的调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的全球经济已经达到L型“竖杠”的末端,未来将走向“横端”。
  B.最高规格的城镇化会议彰显了它的重要性,城镇化道路,不仅直接关系到质量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出发点和落脚点。
  C.据粗略统计,有20部左右的电影和戏剧将在这个国庆档期上映,可见竞争之激烈。
  D.在人人关注健康的时代,“健康”“养生”是最容易获得认同的“牌”。中秋节前,一些电商平台就推出了号称有“养生”“保健”功效的月饼。
  D [A项,句式杂糅,“据”和“显示”只能保留一个。B项,递进不当,“不仅”和“更”后的内容调换。C项,搭配不当,“戏剧”与“上映”搭配不当,且“20部”修饰的对象到底是“电影”还是“电影和戏剧”不明确。]
  3.下列四个语境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导学号:03872047】
  A.《天龙八部》第四十一回,萧峰对段正淳说:“大理段王爷,令千金在此,你好好地管教吧!”说着携起阿紫的手,走到段正淳面前,轻轻地将她推过去。
  B.某新闻报刊中对南海争端问题写道: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的争端问题以和平协商的方式解决,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处,就动刀动
  ……
  模块综合测评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导学号:03872134】
  民族学视野下的中国书法
  罗海东
  中国式文人以独特的审美情感和系统的技术技巧用毛笔书写汉字,书写主体的集体人格化、书写工具的强大表现力、书写技法的高度程式化、表现客体的形音义自足与千变万化,使得中国书法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写字”,成为民族特色鲜明的专门艺术。在中国艺术内部,书法也颇有代表性。文字是文明最基本的要素,而汉字的实用与书法的审美一体两用密不可分,所以中国书法地位特殊。历史上,汉字始终是中国的通用文字,故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民族跨度较大,更加广泛地承载着56个民族所共有的中华民族精神,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阴阳调和的辩证法、自强不息的生命观、写意抒怀的艺术观等,在中国书法中均有集中的、综合的反映。
  中国书法以汉字为载体,自然依随汉族的文脉而发生、发展,同时也得益于中国少数民族的参与和创造。早在东周时期,鲜虞族建立的中山国所出“中山三器”与“守丘刻石”,便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名作。楚汉相承,由南方少数民族参与创造的先秦楚系书法与周—秦文字系统一道,对汉代书法产生重要影响。正是在汉代,篆、隶、草、行、楷五种书体创立完备,从此中国书法以风格史为主线,不断从辉煌走向新的辉煌。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资源南北分流,由此逐渐形成1 700年来中国书法碑、帖两大体系双峰并峙的基本格局。北方少数民族直接确立了北碑体系,也间接促进了南帖体系的发展。元代,朝廷为笼络士人,礼聘宋朝宗室赵孟 并推赏其书法,赵氏倡导的复古书风,亦使宋末颓微的中国书法重回传统正道。同时,以鲜于枢、康里巎巎、耶律楚材为代表的少数民族书法家群体,以其特殊的身份地位和较高的艺术成就,为中国书法的保护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清代,许多皇帝偏爱书法并身体力行,对中国书法产生了积极影响。尤其是康熙、乾隆二帝,分别崇尚董其昌和赵孟 这两位继承型的帖学大家,令清代前期书坛延续了书法正脉。清代中后期,由于文字学和考古学的发展,促成了碑学中兴的局面。
  因此,中国书法在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在中华文化整合中的标志作用。中华文化整合的核心内容,是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的混融,其关键点在政治军事上表现为秦(代表黄河文化)灭楚(代表长江文化),在文化艺术上则以汉字(书法)之“书同文”为标志;其次在中华文化传承中的文献功能。书法遗迹即文字遗存,不仅可与其他文献相互印证,甚至在相关文献损毁阙如时成为研究某段历史、某些问题仅有的线索,堪称民族文化的“活化石”。例如被誉为“篆中之草”的《散氏盘》铭文,本为一篇地契,却是研究西周晚期诸侯国纠纷与土地流转制度的珍贵文献;再次对中国社会的维系调和作用。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以中和简静、含蓄深沉为主要审美取向。具有人文化育功能,关乎科举应试需要并与儒、释、道兼通的中国书法,为统治者治人尤其是治士做出了独特贡献。不仅所有读书人都要学书法、用书法,受到书法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入世不利的文化精英如苏轼、徐渭等,往往也以书法释怀寄情、寻求精神的超逸。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书法兼实用与审美于一体,融合了写意抒怀、天人合一、阴阳调和等中国艺术观,具有很强的民族象征意义。
  B.“北碑”即北朝刻石的通称,清朝中后期,人们追捧“北碑”,进而促进了文字学和考古学的发展。
  C.中国早期的“先秦楚系书法”与“周-秦文字系统”都融入了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和智慧,对中国书法影响深远。
  D.元代帖学大家赵孟 开一代书法古风,鲜于枢、康里巎巎等北方少数民族书法家也身体力行,共同促进了书法的繁荣。
  D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项,张冠李戴,天人合一、阴阳调和不属于中国艺术观;B项,因果颠倒,原文是后者促进了前者;C项,扩大范畴,南方少数民族参与创造的是先秦楚系书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中国文人与中国艺术两个角度切入,分析了中国书法的显著特点,点明本文的核心议题:中国书法实用性与审美性完美统一。
  B.文章以大段文字论述了中国历朝历代少数民族——包括处于统治地位的少数民族领导阶层——对中国书法的重要影响。
  C.文章以《散氏盘》铭文为例,论证了中国书法遗迹在历史文化传承中具有文献功能,尤其是在相关的文献缺损难寻或遭到毁坏的时候。
  D.文章一方面写中国书法对于多民族中国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写中国少数民族广泛参与创造了中国书法,突出了“民族学视野”论题。
  A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中国书法实用性与审美性完美统一”不是本文的核心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中国书法始终是以作为通用文字的汉字为载体,所以其民族跨度极大,广泛地承载着56个民族所共有的民族精神。
  B.在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中国书法不仅在文化整合中具有标志性作用,而且维系调和着中国社会,具有人文化育功能。
  C.如果董其昌和赵孟 不临摹古法,不注重传承,他们就不会成为声名显赫的帖学名家,也不会得到康熙、乾隆皇帝的推崇。
  D.中国书法不仅追求中和简静、含蓄深沉的审美境界,而且汇聚了儒释道三方的思想精华,为统治者招贤纳士做出了贡献。
  D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作答时可将各个选项带入文本中,找到相关的信息进行辨析。D项,“汇聚了儒释道三方的思想精华”,与文意不符。]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导学号:03872135】
  我们的裁缝店
  李 娟
  在城市里,裁缝和裁缝店越来越少了。但在喀吾图,生活迥然不同。这是游牧地区,人们体格普遍高大宽厚,再加上常年的繁重劳动,很多人身体都有着不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