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9题,约15350字。

  南京市 2017-2018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学情调研测试卷
  高一语文
  1. 临近期末,某班开展了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四古诗文学习方法交流会,下面的内容摘自一位同学的交流记录,请按要求完成题目。
  ①诵读不可少。我们无法亲近古诗文的原因往往是不懂得“反复吟诵,因声求气”造成的。
  ②揣摩很重要。选自《     》的《烛之武退秦师》,三百多字便记录了一段风雷激荡的历史。 谁是智谋第一人?反复推敲方能明白。
  ③想象是妙招。鸿门宴上刘邦有哪些丰富的表情?李煜怀念的故国会是怎样的景象?细细想象才会有独道的发现。
  ④追问乃法宝。魏徵为什么会费力地阐述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等寻常道理?《五人墓碑记》 中五位平民英雄是担心淹没无闻吗?类似问题都值得探究。
  ⑤积累为常道。主张“文道合一”“务去陈言”的古文家为韩愈,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词人是     ……这些岂能不知?
  (1)找出并改正上面材料中的两个错别字。
  第一处:“_____”改为“_____”;第二处:“_____”改为“_____”
  (2)材料中有一个病句,请找出并修改。
  第_____句,改为:____
  (3)请将材料中空缺的文学常识补全。 第一处_____;第二处_____
  【答案】    (1). (1) “道”    (2). “到”;    (3). “淹”    (4). “湮”    (5). (2) 第①句,    (6). 我们无法亲近古诗文的原因往往是不懂得“反复吟诵,因声求气”。    (7). (3)《左传》;    (8). 李清照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字形辨析、病句辨析以及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第(1)问的第一处“独道”应改为“独到”。“独到”的意思是与众不同,独特造诣,通常与“想法”、“见解”等词连用,根据词意,可以判断应将“独道”改为“独到”。第(1)问的第二处“淹没”应改为“湮没”。“湮没无闻”的意思是名声被埋没,没人知道。“淹没”的意思是被水覆盖或洪水泛滥。根据词意,可以判断应将“淹没”改为“湮没”。第(2)问中,①句语病为结构混乱(句式杂糅),“原因是……造成的”在语意上也明显是重复的,可以改为“我们无法亲近古诗文的原因往往是不懂得‘反复吟诵,因声求气’。”,也可以改为“我们无法亲近古诗文往往是由不懂得‘反复吟诵,因声求气’造成的。”第(3)问为文学常识题,难度较低。第一空的《烛之武退秦师》载于《左传•僖公三十年》,在作答时填写《左传》即可,《左传》作者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左丘明,《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词别是一家”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其所著的《词论》中提出的词学观点,《词论》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篇关于论词的文章。
  2. 如果从下列对联中任选一副作为书房的对联,你会选择哪一副?请从修辞和内涵的角度作 简要说明。
  ①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②少年说剑气横斗,长夜读书声满天。
  (1)选择:_____
  (2)说明:__________
  【答案】    (1). 选择①,    (2). 用比喻的手法,将书卷比作多情的老朋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 愁苦与共,形象地表明我们要读书不倦、乐在其中。
  3. 阅读下面关于邓中翰的词条信息,完成题目。邓中翰,男,南京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第一位横跨理、工、商三学科的学者,中 星微集团董事长,“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他是闻名中外的青年才俊,2009 年成为最年 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歌唱家谭晶的丈夫。他曾任职于美国 IBM 公司和硅谷人创建了集 成电路公司、半导体公司,参与超大规模量子计算机研究,申请国内外多项发明专利。1999 年,他与国家信息产业部共同创建“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成功开发出中国第一个打入国 际市场的“中国芯”——“星光中国芯”,结束了“中国无芯”的历史。他因此被业界称为 “中国芯之父”。他认为,没有芯片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但核心技术是用钱买不到的,必须自主创新。
  学校将邀请邓中翰作主题为“我的‘中国芯’”的讲座,如果你是主持人,将怎样介绍他?请根据上述词条信息,拟写则关于邓中翰的人物介绍。
  要求:连贯、得体;不超过 100 字。
  【答案】一个海外学子成为一名爱国创业者,他将闪亮的中国“芯”成功植入世界盯银河, 微米的小空间是他创新的大舞台——“中国创造”星光无限。欢迎中星微电子集团董事长邓 中翰!
  4.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茶馆》第三幕中,秦仲义提议:“让咱们祭奠祭奠自己,把纸钱撒起来,算咱们三个老头子的吧!”这一想法得到另外两位“老头子”的响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