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道小题,约17690字。

  闽侯二中五校教学联合体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段语文学科联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
  1. 以下加点字词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赍发(jī)    剜肉(wàn)  酒馔(zhuàn)  口呐(nà)
  B. 轻飏(yáng)  熹微(xī)   盘桓(huán)   出岫(yòu)
  C. 涸辙(hé)    潦水(lǎo)  乖舛(chuǎn)  笏板(hù)
  D. 晦朔(shuò)  北冥(mínɡ) 舂米(chūn)   蓬蒿(ɡǎo)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问“以下加点字词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A项,“剜肉”的“剜”读作“wān”;“口呐”的“呐”读作“nè”。B项,“出岫”的“岫”“xiù”。D项,“舂米”的“舂”读作“chōng”;“蓬蒿”的“蒿”读作“hāo”。对于字音类题目,考生要着重记忆自己容易出错或习惯性出错的字音,注重平时的识记与积累,本着记少不记多的原则。
  2. 下列几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物华天宝    钟明鼎食    老当益壮    高山流水
  B. 人杰地灵    矫首暇观    腾跃数仞    泠然善也
  C. 贪脏枉法    鬼鬼祟祟    碎琼乱玉    余音绕梁
  D. 或棹孤舟    渔舟唱晚    臭名昭著    彤云密布
  【答案】D
  3. 下列各句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小知不及大知
  ②此小大之辩也
  ③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④云销雨霁
  ⑤而彼且奚适也
  ⑥而征一国者
  ⑦北冥有鱼
  ⑧而莫之夭阏者
  A. ②④⑤⑧    B. ①②⑥⑦    C. ①③⑤⑦    D. ③④⑥⑧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本题侧重考查通假字。“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大量存在于古书之中,是造成中国古书难读的原因之一。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①“知”通“智”;②“辩”通“辨”;⑥“而”通“能”;⑦“冥”通“溟”。所以选B项。
  4.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意义,古今意义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①悦亲戚之情话
  ②抚孤松而盘桓
  ③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④既窈窕以寻壑
  ⑤奚惆怅而独悲 
  ⑥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⑦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⑧辩乎荣辱之境
  A. ①③④⑦    B. ②④⑤⑧    C. ①②⑥⑦    D. ③④⑥⑧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本题侧重考查古今异义。“情话”,古意,知心话;今意,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海运”,古意,海水运动,这里指汹涌的海涛;今意,海洋运输。“窈窕”,古意,幽深曲折的样子;今意,指女子文静而美好。“果然”,古意,很饱的样子;今意,副词,果真。所以选A项。
  5.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适莽苍者(往)         而征一国(夺取)      绝云气 (直上穿过)
  B. 决起而飞(快速的样子) 小大之辩(变化)      恶乎待哉(何,什么)
  C. 家君作宰(县令)       气凌彭泽之樽(超过)  穷且益坚(贫穷)
  D. 生生所资(凭借)       三径就荒(接近)      审容膝之易安(明白)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作答时要将各个选项中的文言实词带入具体语境中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课内文言实词的掌握情况,要求考生平时注重识记与积累。A项,“征”,信,取信;B项,“辩”,通“辨”,区别;C项,“穷”,困厄,处境艰难。
  6. 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之 ——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鹏之徙于南冥也
  B. 而 —— 觉今是而昨非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C. 以 —— 木欣欣以向荣                 家叔以余贫苦
  D. 奚 —— 乐夫天命复奚疑               奚以知其然也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作答时要将各个选项中的文言虚词带入具体语境中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课内文言虚词的掌握情况,要求考生平时注重识记与积累。A项,“之”:①动词,到;②助词,主谓取独。B项,“而”:①连词,表并列;②连词,表转折。C项,“以”:①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②介词,因为。D项,“奚”,前后两个都是疑问代词,什么。
  7. 下列句中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A. 奚以知其然也?    B. 田园将芜,胡不归?
  C. 莫之夭阏者    D. 乐夫天命复奚疑?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式。此处主要考查宾语前置句,A项,“奚以知其然也”中的“奚”,疑问代词什么,做介词“以”的宾语前置。B项,“胡不归”中的“胡”,副词,为什么。“胡不归”意思是为什么不回去?C项,“莫之夭阏者”中“之”,做“夭阏”的宾语前置。D项,“乐夫天命复奚疑”中的“奚”,疑问代词什么,做动词“疑”的宾语前置。所以选B项。
  8.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此处的乡民最是安土重迁,每有事端,便早早重新寻找新的住处。
  B. 想象是一双美丽的翅膀.音乐无形。却能使人回肠荡气;话语无色,却能给人姹紫嫣红的风光。
  C. 今天我们学习千古美文《滕王阁序》,你们一定要洗耳恭听,可不要开小差,否则,就会愧对我们都喜欢的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D. “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首先明确各个词语的意思,然后根据题目中句子的语境分析即可。
  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与后面“每有事端,便早早重新寻找新的住处”语境不合。
  回肠荡气: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本句用来形容“音乐”,使用正确。
  洗耳恭听:谦辞,形容恭敬而认真地听人讲话。此处谦敬不当。
  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的品德崇敬仰慕。使用对象错。
  点睛:成语辨析的关键就在于:一是对语境意义的准确把握,二是对成语含义的正确掌握,两者必须相互结合,缺一不可。因此,我们在辨析成语使用情况时,可依次思考下面几个问题:这句话要告诉我们什么?(语境义)→该成语是什么意思?(成语义)→成语义和语境义是否协调一致?(该成语是否适合于该语境)可以说,对语境义的准确把握和对成语义的正确掌握,是我们辨析成语使用情况的前提和保证,也是我们正确解答成语题的重要方法和有效手段。
  9.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由于朝鲜执意发射卫星的行为,加剧了半岛的紧张局势,进一步恶化了东北亚的安全环境,不利于东北亚的和平与稳定。
  B. 专家提醒我们,虽然用微波炉加热食品会致癌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但在使用微波炉时一定要按说明书操作,切忌不要盲目乱用。
  C. 去冬今春,频发的雾霾天气不仅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而且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