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道小题,约17220字。

  南平市2017—2018年第二学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历史文献、历史资科数据库的建设使史料的检索、复制极为快捷和方便,许多未曾阅读过的书籍中的资料借助网络信息技术也能够被直接利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读书治史方式是否需要彻底改弦更张?这是史学研究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中国史家传统的读书方式,讲求精读系统性的史籍与相关典籍。越往后代,书籍、文献越加积累,研究者欲全部阅览已无可能,于是类书、书目、各种索引应运而生,給读者提供了极大方便,然而,各种类书质量不一,而且割裂原书籍的内容,再机械地分类编辑,呈碎片化状态,所取史料的形成背景、语境、前因后果基本消失,因而会导致误解。因此,在以往的史学研究中,类书只能起到辅助作用,阅读重要的系统性史籍仍是史学研究的基本功。
  当代电子学术资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电子扫描和镜像版的图书、文献,与原书一致,仅载体不同,对学者而言均属读书,无多少区别。互联网上通过搜索引擎获取的大多为普及性知识和学术信息,对治学方式的冲击也不大。只有可检索的学术资料数据库,极大地改变了史学研究者获取史料的途径,冲击着传统的读书治史方式。近年来被广泛使用的四库全书数据库,二十五史全文阅读检索系统、中国基本古籍库等,已然涵括了过去史家难以想象的资料,而数据库建设仍方兴未艾,从理论上讲,只要解决好操作技术问题,所有资料都可随时提取,速度快,史料多。而且,数据库还可以由学者自行设计检索内容,这使它实质上已经不同于类书。不过,数据库仍存在与类书相似的缺陷,这决定了它还不能取代读书治史的基本理路:第一,所得资料也呈现为碎片化的堆积,失去其形成的背景和特定的语境,存在误读的可能性;第二,检索所得史料,难分真伪,而且因割裂、碎片化更难直接考辨;第三,受数据库涵括内容的限制,可能缺少很重要的典籍资料。
  在史学研究中,具体史料的运用必须依托于对相关历史背景状况的整体理解,决不能依靠史料的堆积而不知鉴择。史学研究者的学术素养必须在读书、思考、研讨和撰著的实践中培育,要有史科鉴别和考订的能力,要有理论思维,仅掌握史料的供应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网络信息时代,缺乏基本的学术素养,直接取用具体的史料,出错的几率颇高。
  为提高史学研究水平,读书治史的理路不可抛废,但信息检索技术的重要作用对读书提出了更络信息时代,史学研究者在读书上应作出调整和改进。比如,读书包括阅读电子扫描和镜像版之书,学者应努力建设自己的电子图书馆;史学研究中运用数据检索手投发现的重要资料出自陌生的书籍,就要跟进阅览,这样才能让信息化检索起到促进读书、增益研究的作用。
  (摘编自乔治忠《治史仍需以读书为根基》)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网络信息时代,能直接利用数据库中的史料,颠覆了研究者的读书治学方式。
  B. 面对难以完全阅读的文献资料,为了方便后人治史,史家编纂了类书等工具书。
  C. 类书使用方便但碎片化,真实性、涵括性不足,决定了它不适合用于史学研究。
  D. 阅读电子扫描的图书与阅读纸质书籍一样,都属于文章提倡的获取史料的途径。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选文开篇针对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史学研究带来的影响,提出本文的论题。
  B. 选文列举数据库的优点和缺陷,意在论述数据库对传统的治学方式冲击很大。
  C. 选文主体部分围绕论题展开,逐层分析,逻辑严密,体现了作者的深度思考。
  D. 选文着重论述坚持读书治史的必要性,并对研究者的读书方法提出了具体建议。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具备鉴别和考订的能力,借助数据库的丰富资源是有利于我们研究史学的。
  B. 对搜集到的史料不整体理解前因后果就加以运用,是缺乏基本学术素养的表现。
  C. 只有多一些具体史料的阅读,少些信息检索,才能降低史学研究出错的几率。
  D. 要想提高史学研究的水平,精读系统性的历史文献、资料是其中一个必要条件。
  【答案】1. D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A项,结合文本内容“这种情况下,传统的读书治史方式是否需要彻底改弦更张?这是史学研究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分析,“颠覆了”表述错误。B项,结合文本内容“越往后代,书籍、文献越加积累,研究者欲全部阅览已无可能,于是类书、书目、各种索引应运而生,给读者提供了极大方便”分析可知,“为了方便后人治史”表述不当。C项,结合文本内容“在以往的史学研究中,类书只能起到辅助作用,阅读重要的系统性史籍仍是史学研究的基本功”分析可知,“它不适合用于史学研究”分析错误。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B项,结合文本内容“互联网上通过搜索引擎获取的大多为普及性知识和学术信息……极大地改变了史学研究者获取史料的途径,冲击着传统的读书治史方式”分析可知,“论述数据库对传统的治学方式冲击很大”分析不当。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C项,结合文本内容“在网络信息时代,缺乏基本的学术素养,直接取用具体的史料,出错的几率颇高”分析可知,篡改文意。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独行玉器行
  余显斌
  丰阳玉色泽光润,雕为小件,在市场上千金难求,很是红火,但是,此玉和当地的一种荧光石极为相似,因此,就有玉匠以焚光石为之。
  但是,王独行却不。王独行秉承祖业,开一家玉器行,不大,所有玉器均为手工雕琢。玉器行的职员,全部是自己的弟子。
  王独行规定,在他门下,不学满三年手艺,不许出师。王独行还特别规定,在他门下,不许以荧光石充克玉,否则,开除出师门。因此,“独行玉器行”货真价实,生意兴隆。整个丰阳地面上,小到女人的玉坠,大到玉雕狮子,无不是“独行玉器行”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