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0题,约19070字。

  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1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如何对这些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进行再挖掘和再创造?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承载地的各博物馆积极开发文创产品,可谓是各出奇招、异彩纷成。
  苏州博物馆热销的“衡山杯”采用“衡山仰止——吴门画派之文徵明特展”的Logo——文徵明的“衡山”印章图案为设计元素,将印章图案设计在杯底,整个杯子的造型好似一枚文徵明的印章。选用汝瓷这种高雅的表现形式与文徵明文人气度相贴合,使产品的整个调性具有文人气质,符合苏州地域文化一贯的雅致特点。湖南省博物馆自主开发的马王堆养生枕系列产品,是以“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为依据,在产品的外观设计、材料、制作工艺、功能原理等方面参照了出土文物中的医简、帛书、帛画等研发而成。
  仅仅通过产品的设计元素来体现文物的文化内涵还不够,兼顾产品的功能性也是一个重要传播手段。国家博物馆自主开发与合作开发的文化衍生产品有3000多种,以实用性和创新性兼具的消费类日用品为主,如红山玉龙香炉、马头鹿角步摇书签、陶瓷杯垫等。这些产品注重艺术性与功能性的完美结合,在展现产品艺术性的同时确保其使用功能,力求潜移默化地传播馆藏文明和中华文化。
  对于古老的紫禁城,文创产品如何融入当代生活同样是其文创团队思考的重要问题。以故宫《海错图》为渊源的“紫禁城海底世界”系列产品,以各种形式活化“海错”这一传统IP,包括设计精美的立体装饰画、美观实用的团扇、与现代科技结合的香薰加湿器等一系列日常生活用品。这些古代文化元素被设计师用当代语汇和新技术再次演绎,重新进入我们的生活,无疑展现了文创产品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材料二
  近年,让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不仅成为文博机构的共识,而且正真切地成为现实。
  故宫博物院从2012年开始就尝试探索基于移动设备的观众服务及藏品介绍应用程序,目前已自主研发并上线了8款应用特色与针对人群各不相同的APP产品。《韩熙载夜宴图》APP运用了大量科学技术手段,共有100个内容注释点、18段专家音视频导读和1篇后记,并有台北“汉唐乐府”表演团体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表现的画中乐舞,从而提供给观众新鲜时尚的交互体验;《每日故宫》APP,从故宫博物院180余万件藏品中精心遴选,每日推出一款珍贵文物,通过网络发送给广大手机用户,从而通过新媒体让文化遗产融入人们的当下生活;《皇帝的一天》APP是故宫博物院专门为9岁至11岁孩子们研发的移动应用,通过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内容,结合交互技术实现有效沟通,将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用更有趣的方式传达给孩子们,有助于改变一些影视剧对宫廷文化的误读。位于故宫端门展厅的“数字博物馆”采用了交互性的数字展览方式。比如其中的“数字沙盘”,除了与传统沙盘一样呈现故宫布局外,还能以影院式等多媒体的方式,为游客讲述故宫如何从帝王执政的紫禁城变成今天的博物院;而数字绘画互动装置《写生珍禽图》,可以使观众通过触摸屏幕来与鸟儿互动,从而获得与画中珍禽异兽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在国家政策支持与民众高度关注的背景下,各地文博机构各出新意。不论是国家博物馆与阿里巴巴打造的“文创中国”平台落户上海自贸区,从线上走向了线下,还是苏州博物馆试水时装发布会,让静态的文物行走在时尚前沿……借助互联网和新技术平台,新机制、新模式和新样式不断出现,正在使高冷的博物馆变得亲切生动。
  材料三
  目前,各地博物馆的文创开发已经从“萌萌哒”的衍生品向文博IP转型,而展览作为博物馆与观众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涌现出新的策展模式。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尝试引进西方策展方式,探索并实行“展览项目制”和具有中国国情的“策展人制度”。
  在新的策展机制带动下,很多博物馆都
  ……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集贤校理丁君墓表(节选)
  欧阳修
  君讳宝臣,字元珍,姓丁氏,常州晋陵人也。其为人外和怡而内谨立,望其容貌进趋,知其君子人也。居乡里,以文行称。少孤,与其兄笃于友悌。兄亡,服丧三年,曰:“吾不幸幼失其亲,兄,吾父也。”
  君治州县,听决精明,赋役有法,民畏信而便安之。其始治剡也如此,后治诸暨,剡邻邑也,其民闻其来,欢曰:“此剡人爱而思之,谓不可复得者也。今吾民乃幸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