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570字。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运用之句式和扩展压缩 (高三)
  讲目标
  1.了解句式和扩展压缩类试题考纲要求及命题规律。
  2.掌握句式和扩展压缩类试题基本题型及答题技巧。
  讲考点
  ☆考点一: 句式
  【高考典例】
  1.【2018年高考新课标Ⅱ卷】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
  请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建精神。
  材料:
  奋斗  团结  梦想
  建强国谋复兴  御外侮卫家国  脱贫困奔小康
  垦田拓海  开天辟地  守望相助  抗灾治水  逐日奔月  同舟共济
  【答案】示例
  垦田拓海、抗灾治水、脱贫困奔小康,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奋斗精神。
  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御外侮卫家国,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团结精神。
  开天辟地、逐日奔月、建强国谋复兴,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梦想精神。
  【解析】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兼考查句式变换的能力,题型较常规。仿写语句首先要弄清题目要求,掌握思考方向,然后注意分析原句的特点:①理解原句的意义,特别是隐含意义,保证仿句的句意与原句一致;②注意原句的句式特点,如是复句,要注意分句间的关系、关联词的使用,还要注意标点的暗示作用;③注意原句的修辞方法,使用相同的修辞手法;④注意原句的感情色彩,如褒贬雅俗等,仿句用词越像越好;⑤注意原句的感情基调,如忧伤、喜悦等,仿句要一致。本题要求考生利用给定词语材料,完成对示例的仿写与续写,降低了仿写的难度。所给材料反映的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所赞美的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显然,这类试题不仅测试了考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还能给考生以精神、思想熏陶。
  2.【2015年高考山东卷】用排比的修辞方式,改写下面直线部分。要求:①句式一致;②字数相等;③与上文语意连贯;④不改变原意。(4分)
  长途跋涉后,我终于在林中寻找到这幽深澄碧的水潭。这潭水,可以将我的容颜映照在它明镜一般的水面上;我把这潭水当作激发我诗性的佳酿;这潭水还可以成为我的墨池,供我笔走龙蛇。
  【答案】如明镜,让我映照容颜;似佳酿,助我激发诗性;若墨池,供我笔走龙蛇。
  【解析】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 本题考查句式变换的能力,指向明确,但限制较多,有一定难度。“用排比的修辞方式,改写下面直线部分”说明这是一道散句化整句类题目,可是要求中“句式一致”“字数相等”又提示考生,这道题不仅要使用到排比这种修辞方式,而且还要求改写后的每两个句子之间是对偶的形式,这就等于给考生挖了一个陷阱,增加了试题的难度。而这一暗含的要求也恰恰是极容易被考生忽略的,绝大部分考生只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