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30题,约6600字。
高二诗歌鉴赏例题 
南充市李渡中学 陈朝南
例1  阅读下面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 词①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②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 
   答:乐观豁达的心境。将古人的悲秋与自己的颂秋对比。 
(2)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
答:借托鹤冲天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 
例2、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 江 南 (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人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故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 
    你认为是什么呢?请从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看法。 
    答:从表面看(特别是后三句),这首词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但实际是表达梦醒后其处境无限凄凉。作者通篇不对当前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这场繁华生活的梦境进行有力的反衬。梦境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便越是浓重;对旧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今日处境越凄凉。 
   (答案应包括三个方面:(1)认为是什么。(表达梦醒后其在境无限凄凉;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眷恋、怀念、思念;极尽故国的繁华热闹);(2)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反衬或以虚写实);(3)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 
例3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咏 柳 (曾 巩)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两首诗的作者对柳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答:喜悦、赞赏;贬斥、嘲讽。 
   (2)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分析两位作者各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而由此联想到了什么。 
   答:前者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后者由柳枝的随风摇摆、披拂不定联想到没有节操、反复无常的小人。(“前者用了比喻”给1分,“后者用了拟人”给1分。分析“二月春风似剪刀”之妙不给分)
   例4                       送人东归       (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尊酒慰离颜.
注释:汉阳渡:长江渡口.郢门山: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汉阳渡一起指荆楚大地.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辽阔深远的意境.落叶萧萧的寒秋,在临近荒凉冷落的古堡旁,作者送友人远行,当时旭日东升,整个荆楚大地秋高气爽,朝霞绚烂,面对高耸的山峰、浩荡奔流的大江、飒飒吹拂的秋风、灿烂的朝阳,无论是临行的友人还是送别的作者,都觉得胸中荡漾着一股豪气。这里的意境是辽阔雄奇的。接着作者想象一面目送归舟孤零零地消失在天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