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0道小题,约12240字。

  三明市三地三校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颓圮(pǐ)  戕害(qiānɡ)   忸怩不安(ní)   博闻强记(qiáng)
  B. 叱咤(chà)  作揖(yī)    涕泗交流(qì) 义愤填膺(yīng)
  C. 炽烈(chì)  桎梏(kù)      曲高和寡(hè)   呼天抢地(qiǎng)
  D. 症结(zhènɡ)菲薄(fěi)     长歌当哭(dànɡ) 按捺不住(nà)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项,“叱咤”应为“zhà”,意思是怒斥,呼喝。“涕泗交流”应为“sì”,眼泪鼻涕一起流下。形容痛哭的样子。C项,“桎梏”应为“gù”,中国古代的刑具,在足曰桎,在手曰梏,类似于现代的手铐、脚镣。引申为束缚、压制之意。“呼天抢地”应为“qiāng”,抢地:触地。大声叫天,用头撞地。形容极度悲伤。D项,“症结”应为“zhēng”,在中医里是指腹中结块的病,比喻事情弄坏或不能解决的关键;也表示造成或很可能造成僵局的一个条文(如谈判中的一项条款)。
  2. 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愤懑       狼籍       神采飞扬       貌和神离
  B. 蝶血       剽悍       前扑后继       剑拔驽张
  C. 绯红       凄婉       轻歌曼舞       桀骜不驯
  D. 笙箫       冰屑       陨身不恤      满腹经纶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据义别形形随义定,是汉字的基本特点,要辨析字形正误,一切当从字的意义下手、考虑。在这里,我想提供两个据义别形的技巧:①字形结构分析法。汉字当中,有若干是形声字、会意字、指事字等,它们的表意性很强。剖析字形特点,或者说是剖析汉字的造字方法,推知汉字的意义,从而为我们辨析别字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②词语结构分析法。现代汉语中有不少联合式的词语,对这类词,可根据前后位置的关系,推知相对应的字词的词义,从而帮助我们辨析字形。该题中,A项,籍——藉,和——合;B项,蝶——喋,扑——仆;D项,陨——殒。
  3. 选出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①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发出)  ②既东封郑(使…成为边界)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破旧) ④使毕使于前(完成、结束)  ⑤夫晋,何厌之有(厌恶)  ⑥素善留侯张良(与…交好)  ⑦乃令张良留谢(感谢)  ⑧沛公不胜杯杓(能承受)  ⑨微太子言(如果没有)  ⑩顾计不知所出耳(回头看)
  A. ①③④⑥⑨    B. ②④⑥⑧⑨    C. ②⑥⑦⑨⑩    D. ③④⑤⑧⑩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的能力。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意义的词语。①发图,图穷而匕首见(打开);③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⑤夫晋,何厌之有(满足);⑦乃令张良留谢(道歉);⑩顾计不知所出耳(不过、只是)。
  4. 下面选项中两个句子都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卒起不意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B. 毋内诸侯          此亡秦之续耳
  C. 要项伯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D. 秦王还柱而走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错别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这类字在古文中经常出现,因此平时要多加积累。做题时如果句中的某个实词实在解释不了,不防考虑该字是否是通假字,用一些同音字代入翻译试试。该题中,A项,“卒—猝,蚤—早”;B项,“内—邀”;C项,“要—邀”;D项,“还—环”。
  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都有活用,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③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④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⑤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⑥范增数目项王    ⑦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⑧晋军函陵
  A. ①③/②④/⑤⑦/⑥⑧    B. ①②/③④/⑤⑦/⑥⑧
  C. ①②③/④/⑤⑦/⑥⑧    D. ①③/②⑥⑧/④/⑤⑦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常见的类型有: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①③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②⑥⑧为名词作动词,④为使动用法,⑤⑦为名词作状语。
  6. 下列特殊句式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定语后置句)
  B. 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
  C. 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被动句)
  D.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状语后置句)
  【答案】C
  7. 下列对文言文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轲刺秦王》)(足下是古代对对方的敬称,多用于下级对上级或朋友、平辈之间,而且多用于书信中。)
  B.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荆轲刺秦王》)(徵为古代五音之一,五音即宫、商、角、徵、羽;也有七音之说,即在五音后加变宫、变徵二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C. “沛公居山东时”(《鸿门宴》)(山东在文中指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地区,战国时六国之地。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叫关中。)
  D.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参乘也作“骖乘”,又叫陪乘。古时乘车,御者在中,尊者在右,警卫在左,在左边担任警卫的人叫参乘。)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中有关古代文学常识知识的词语的理解与识记。D担任警卫的人在车右,尊者在左。
  二、名篇名句默写
  8.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2)____________,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雨巷》)
  (3)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再别康桥》)
  (4)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_________。(《荆轲刺秦王》)
  (5)《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面对黑暗残酷的现实,用一选择复句表达对反动派的警告和后死
  者的激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