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980字)
“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话题作文“想象与联想”写作指导教案
作者:杨春河
教学目标:明确想象与联想的特点、类型
教学重点:借助联想来丰富文章的意蕴
教学难点:借助想象让文章摇曳多姿
课时安排:2课时
 
一、能力阐释
    1.善于想象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  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对于科学研究是这样,对于表达情感与交流思想也是这样,一个不善于想象的人无论如何是成不了文学高手的。
    要使自己具有想象的能力,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想象和想象的常见类型。
    想象,是以生活为源泉,以记忆中的表象为起点,加工、改造、创造出一个并未直接感知的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
    想象,分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种。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客观上已存在的、但自己并未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过程。1991年高考全国卷第35题,要求“以一个圆的想象物作为描写的对象,外加陪衬物构成一个画面、一个镜头或一个场景,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想象作文”,这就是要求用再造想象作文。广西某考
生以《红日》为题,写“北海日出”:“天际边太阳在白雾中害羞地露出了半边脸”一“大圆脸”一“升上了天空,光芒四射”。再用“细雨”、“海浪”、“云彩”、“渔帆”、“海滩”作陪衬物,编织了一幅美丽的海上日出图,楚楚动人,得了满分。创造想象,是一种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是在对记忆表象进行加工的基础上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文学作品
中创造的典型形象、科学幻想以及学生对未来的理想等,都属于创造想象。它不同于再造想象。例如,鲁迅先生塑造的阿Q形象,是创造想象,而读者阅读了《阿Q正传》后,头脑中呈现出的阿Q形象,则是再造想象了。当然,梦境、幻想等也常常被作为想象来对待。    
    善于想象的能力主要是指能利用事物间的种种关联,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与认识,对未来进行谋划与设计,化空为实;还在于建立在不违悖常情常理的前提下的大胆虚构、超越时空、突破现实等。
    2.善于联想的能力。
    巴甫洛夫在《给青年们的一封信》中有一个比喻:“不管鸟的翅膀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它就无法飞上天空。”我们不妨套用一下:“不管人的生活有多丰富,如果不凭借联想,它就无法使生活成为艺术作品。”
    所谓联想,就是由当前的某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或由甲观念想到乙观念的心理过程。
由于事物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联系,联想也有不同的方式和类型。
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由三国时期随兄经商的董遇,利用“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的“三余”时间读书终成学问家,联想到欧阳修利用“马上”、“枕上”、“厕上”的“三上”时间进行艺术构思,终成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这是同类事物间的联想。《庖丁解牛》中梁惠王听了庖丁的一席谈,悟出了养生之道。。这“养生”与“解牛”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梁惠王却明白了,这是不同事物之间因某一点相似而展开的联想。由“失败乃成功之母”。想到“成功乃成功之母”,或“失败乃失败之母”,这叫做一正一反、鲜明对比式的联想。还有从已知的信息,联想到某一观点,然后由此及彼地联想下去,思维流向随之一层一层向纵深发展下去.是连锁联想。从原信息点出发,合理地增加一些与它有关的信息材料,来诱发思维、拓展思维的联想是变形联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