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930字。

  创造宣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崇拜、伤痕、中伤”等字词的音形义。
  2.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驳斥错误观点,从而得出正确观点的驳论方法。(重点)
  2.理解并学会运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3.品味文章语言的精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自信心与创造力的因果关系及自信心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许多人在遭遇到人生挫折或陷入事业、人生的低谷时,难免会丧失自信心。如何重树自信,创造或重新开创自己灿烂的人生,是许多人,也包括我们今天在座的许多同学所关注的问题。陶行知先生的这篇《创造宣言》,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吧!
  二、知识梳理
  1.走进作者
  作者 陶行知 体裁 驳论文
  评价 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推行平民教育。“五•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1934年7月,正式宣布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陶行知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为人民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民族解放和民主斗争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一生著作宏富,论述精当,堪称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
  2.知识链接
  (1)八大山人:朱耷(1626-约1697),清初画家。南昌(今属江西)人。明宁王朱权后裔。明亡,一度为僧,又当道士,在南昌建青云谱道院。有雪个、个山、人屋、八大山人等别号。擅画水墨花卉禽鸟,笔墨简括凝练,形象夸张;亦写山水,意境冷寂。所画鱼鸟每作“白眼向人”的情态,署款八大山人。他的绘画技法,对后来的写意画影响很大。工书法,行楷学王羲之,纯朴圆润,自成一格。
  (2)《安魂曲》:安魂曲 作于1791年,是莫扎特最后的作品。 直到去世,莫扎特也没能完成这部富于人道主义色彩的作品,最终由他的学生苏斯迈尔根据他留下的手稿续完。莫扎特一生直到穷极潦倒之时,在他的音乐中也一直没有痛苦,而只有纯净的欢乐。这部临终前的作品仍是如此,只有那种天国的光芒照耀着他的感觉。
  (3)曾参:曾参(前505年一前463年),字于舆,生于鲁国南武城 (今山东嘉祥人)。曾参16岁拜孔子为师。由于他刻苦好学,造诣很深,成为孔子的得意门生。他著有《大学》,《孝经》两书,被后世视为儒家经典,尊其为“宗圣”,“述圣”。曾参传业于子思,子思传业于孟子,形成著名的“思孟学派”。
  三、字词积累
  1、重点字
  崇拜(chóng)   伤痕(hén)  中伤(zhòng)   塑像(sù)   遁词(dùn) 鲁钝(dùn)    玄奘(zàng)   懦夫(nuò)  屋檐(yán)  樵夫(qiáo)   豢养(huàn)  陡然(du)   烟囱(cng)   繁殖(zhí)   灌溉(guàn)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