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19张。教学设计充分体现新课标精神,利于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图片及背景优美和谐。(附2980字教案)
《巩乃斯的马》教案
顺德国华纪念中学  贾桂宏
教学目的要求: 
  1、 感受“巩乃斯的马”的可爱,体会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感。 
  2、 学习抓住典型场面进行描写以突出主题的写作手法。 
重点:对“马”的两个场面描写。 
难点:“马”的精神和“人”的情感的合拍。 
一、 导入新课: 
    欣赏徐悲鸿笔下的马,让大家谈喜欢的原因。 
二、 研读课文: 
1、 课文写了什么?(抓内容) 
学生速读课文,明确: 
    课文先通过对比写出自己爱马,再写马之所以可爱,最后写自己的联想和思考,照应开头。作者第一自然段写自己不理解不爱马的人,从反面表明自己爱马;第二段用牛、骆驼、毛驴和马对比,再一次表明马才是可爱的;第三段说自己见了巩乃斯的马后更加爱马,至此点题。接着作者用大力气描写了两个典型的场面:冬日雪夜骑马狂奔和夏天雨中群马奔腾。在描写骏马奔腾的场景的前后,作者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句子,来表现自己对马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思考。在这两幅画面之间还写了一幅马的家族图,同样,作者也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的担忧和思索。18、19两段则写的是有关马的联想与思考。 
   (学生找出“雪夜骑马狂奔”和“夏日群马奔腾”两个场面描写,思考其前后抒情议论的语句,在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下面做出标志) 
2、A、怎样写的?(明结构) 
全文可分为四部分: 
   一、①--③通过对比写出自己爱马 点明题意。 
    ④--⑧冬日雪夜纵马狂奔 对自由的向往追求。 
    ⑨--⑿马的家族图 对生存竞争的肯定、赞许 
  二、全部魅力     ⒀--⒄夏日雨中群马奔腾 对激情的肯定、对生命的赞赏 
  三 ⒅ ⒇由马引出的联想和思考 
  四、(21)照应开头 
B、深入理解: 
    1.课文第六自然段一连写了四个“笑”字,这反应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久在塞北,长期苦闷压抑而得到释放后的痛快舒畅。 
    2. 在雪夜纵马狂奔后,马的“眼睛里仿佛充满了怜悯和抱怨,还有一点诧异……”“怜悯”什么?“抱怨”什么?“诧异”什么? 
    怜悯“我们”只能如此释放自己压抑的忧郁, 
    “抱怨”我们不能像马那样直面现实,积极进取。 
    “诧异”我们人类竟不如马! 
    3.课文第⒀自然段说“哦,巩乃斯的马,给了我一个多么完整的世界!凡是那时被取消的,你都重新又给予了我!”怎样理解这句话?
作者从马的形象中找到了人的精神,在普通压抑的年代里隐秘而不屈地保持了个人的真诚感受,始终与精神麻木相对抗。
C、为什么要这样写?(学技巧) 
    文章第一自然段即亮出自己的态度而决不隐晦:一是认为不爱马的人是由于生气不足和对美的迟钝,二是认为他们是没有见过真正的马。这种写法先声夺人,很快就抓住了读者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