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800字。
2、巩乃斯的马
山东省北镇中学 高胜军
【走进语文世界】
我曾多次远赴巴音布鲁克和巩乃斯大草原,总想亲眼历见一番马群的壮观,可是终难一见。电影《东归英雄传》里,土尔扈特人与沙俄敌军惊魂动魄的马战,数百马匹在山崖下的荒野里狂潮一般突奔疾驰,马蹄下烟尘滚滚,地动山摇,马阵里隆声如雷,气势浩浩,群马咆哮奔腾那震摄人心的豪壮,令人过目难忘。虽然那毕竟是艺术的导演,但狂奔的马群扬波激浪般轰轰烈烈的阵势,给人心灵的激荡却是那么劲键,那么强烈。
倒是作家周涛在散文《巩乃斯的马》中,描写的夹裹着迅雷闪电的猛烈暴雨里,群马集团式疯狂冲撞奔涌,纷乱地汇聚运动嘶鸣喧嚣的激奋场景,是巩乃斯马阵奇景的一次真切记录。那群马山洪一般奔波的情景,显示的是冲破迅猛雷电的簸腾,是挣脱瓢泼暴雨的奋激。这样的阅读快感,不能不使人心灵跃动,张力喷发!
我期待着又一次到巩乃斯草原去,能够有幸领略一番群马奔腾的壮观景象,接受一次群马驰骋的雄壮氛围的洗礼……
【名师细说教材】
走近作者
周涛(1946—)男,原名周小涛。原籍山西,生于北京,1955年迁居新疆。1965年考入新疆大学中文系,开始发表作品。1970年接受“再教育”一年。1972年分配至喀什市团委工作。1979年参加人民解放军,调人新疆军区政治部创作组。1986年后在兰州军区政治部创作组工作。1979年长诗《八月的果园》出版。1982年后,与杨牧、章德益等合力发表“新边塞诗”,对西部文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著有诗集《牧人集》、《神山》、《鹰笛》、《野马群》、《云游》等,长诗《山岳山岳·丛林丛林》等。代表作有《野马群》、《马蹄耕耘的历史》、《鹰之击》、《一座名叫博格达的峰峦所塑的雕像》等。诗集《神山》获第二届全国优秀新诗诗集奖。部分诗作被译介到国外。曾获全国诗集奖和全军八一奖,1998年获首届鲁迅文学奖,系新边塞诗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当代中国最具个性魅力和文学气质的优秀作家。他的诗歌和散文多取材于西北边疆生活,特别是部队生活的开掘。张扬在极度艰难中谋求生存和发展的生命韧性,格调雄壮、冷峻,具有纵深感、历史感。
写作背景
关于十年“文革”的叙述,是当代文学进入新时期后的一个热点,像卢新华的《伤痕》、刘心武的《班主任》、张洁的《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张抗抗的《弦上的梦》、北岛的《回答》、韩少功的《西望茅草地》、巴金的《随想录》……作家们痛定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