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590个字,有2个课时。
资源来源:厦门十二中:陈爱娃 E-mail:chengaiwa@163.com
9、《家》的序和跋
―― 巴金
一、目的要求
1、了解序和跋的文体特点,领会它的导读作用。
2、体会自写序、跋和为别人写序、跋的不同特点。
3、了解作者青年时期的思想轨迹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难点:《跋》和《序》风格稍有变化。
三、教学时数:两教时
四、教学步骤过程:
第一教时
一、作者简介:
巴金(1904~2005.10.17),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其间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主编有《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学丛刊》等从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救亡日报》等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火》),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诉》和《龙·虎·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