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430字。
11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预习自测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俟(sì) 衾(qīn) 嗜学(shì)
硕师(shuò) 媵人(yìng) 容臭(xiù)
绮绣(qǐ) 耄老(mào) 冻něi(馁)
遇其chìduō(叱咄)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余幼时即嗜学 嗜: 爱好,喜爱
(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假借: 借
(3)弗之怠 怠: 懈怠,放松
(4)走送之 走: 跑
(5)不敢稍逾约 逾约: 超过约定期限
(6)无硕师名人与游 硕师: 学问渊博的老师
游: 交往
(7)援疑质理 援: 引、提出
质: 询问
(8)色愈恭,礼愈至 至: 周到
(9)负箧曳屣 屣: 鞋子
(10)以衾拥覆 衾: 被子
(11)烨然若神人 烨然: 光彩照人的样子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1)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 同 肢 [释] 肢体
(2)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 同 披 [释] 穿
4. 按要求默写填空。
(1)揭示作者小时候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 余幼时即嗜学 。
(2)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
(3)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
(4)同舍生“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我)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2)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前辈道德声望高,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不曾把他的言辞放委婉些,脸色放温和些。
(3)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辛大概就像这样。
(4)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朝廷每天按时供给粮食,父母每年都给予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
6. 回答下面问题。
(1)文中从哪些方面叙述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幼时得书的艰难,成年后求师的叩问之难、路途之艰和生活之苦。
(2)作者记述自己的求学经历时大篇幅地写老师的严厉,作用是什么?
写老师的严厉,衬托作者虔诚和恭敬的学习态度,突出作者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