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540字。
古诗抒情七式
胥树轩
内江铁路中学,四川  内江     641000
摘  要:了解高考诗歌鉴赏的相关要求,掌握古代诗歌常见的几种抒情方式,能有效地提高鉴赏水平和解题能力。
关键词: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寄情;借古讽今;对比抒情;用典抒情;叙事抒情
古代诗歌鉴赏考点之一就是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要求学生学说“行话”,规范表达。因此,让学生区分把握古代诗歌常见的七种抒情方式,用规范、恰当、准确的语言表达,对于提高鉴赏水平和解题能力至关重要。
一、直抒胸臆  就是诗人面对所描绘的客观世界,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慨,表示鲜
明的褒贬爱憎。直抒胸臆的诗歌,思想感情的表露非常明显,往往以感情强烈和坦诚真挚取胜,从而以真情赢得广大读者的认同和共鸣。
               示     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作通篇直抒胸臆,一贯到底。陆游身历神州陆沉之恨,深以南宋偏安一隅、屈膝乞和为耻,念念不忘收复中原故土,但一生胸怀伟业,壮志未酬,赍志以没。陆游尽管一生失意,而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恢复故土信念始终没有动摇。病榻弥留之际,回首平生,百感交集,面对家人,生老病死、贫穷窘迫、仕宦坎坷、爱情不幸都谓“空”,唯一无法释怀的是沦于金人之手的北方大好河山。诗人时时刻刻都以收复中原为念,“九州同”是诗人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也是诗人一生最大的夙愿,而今有生之年这一愿望却无法实现,这不能不使他心怀沉痛之情,发出悲怆之音。同时,诗人又满怀信心,憧憬未来,坚信王师最终会“北定中原”。整首诗歌不假雕饰,直抒胸臆,亲切自然,表达诗人一生心愿,倾注满腔悲愤。诗歌境界壮阔崇高,风格深沉悲壮,情调昂扬从容,其新颖立意、深广内涵和强大艺术感染力引起后世千千万万读者的共鸣,难怪清人贺贻孙在《诗筏》如此评价:“率意直书,悲壮沉痛,孤忠至性,可泣鬼神。”
二、借景抒情   又称“寓情于景”,是通过写景写物来抒情,思想感情的抒发寄
寓在对景物的描绘之中。诗人不直接抒情,而是把感情渗透、融会在所描绘的自
然景物里。所选择的景物与诗人的主观感情是息息相通的,景物的色调与抒情主
人公的情调是协调一致的。寓于景中之情,往往含蓄、深沉、凝重,更耐人咀嚼、
体会。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几乎一生都是在羁旅漂泊中度过,这首诗歌写的就是他离开长安
早行商山时的所见所感。,诗人通篇借景抒情,特别是借助于“鸡声、茅店、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