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010字。

  1.作家作品
  欧阳修(1007—1072)字     ,号           ,谥号     ,北宋文坛公认的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五位                       都是他的学生。他在诗、文、书法、文论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
  晚年又号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欧阳修的人生志趣和追求。
  在散文理论上提出“以文明道”的主张,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大力提倡简洁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癖晦涩。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内容,反浮靡。他的散文明畅简洁,丰满生动,说理透彻,抒情委婉。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著作有                   ,又与宋祁等合修        。
  2.体会下列加线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名词活用
  (1)函梁君臣之首(名词作动词)_________________
  (2)抑本其成败之迹(名词作动词)_________________
  (3)负而前驱(名词作状语)_________________
  (4)一夫夜呼(名词作状语)_________________
  (5)仓皇东出(名词作状语)_________________
  动词活用
  (6)而告以成功(动词作名词)_________________
  (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动词的使动用法)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活用
  (8)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形容词作名词)_________________
  (9)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形容词作动词)_________________
  3.古今异义
  (1)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事理人情。
  (2)与其所以失之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连词,比较两件事而决定取舍的时候,用在放弃的一面。
  (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做,投身到(事业中去);(按某种办法)处理。
  (4)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意志和气概;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
  (5)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
  1.永叔  醉翁、六一居士  文忠  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六一居士  《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文集》  《新唐书》 
  1.《古文观止》的编者认为本文“起手一提,包括全篇之意”,对这句话你怎样理解呢?
  本文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这句话,具有提挈全文的作用,全文都围绕它进行论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