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小题,约8340字。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
  九年级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分值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钢笔或墨水笔写在答题卡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
  一 (39分)
  (一)速读下面材料,完成1-6题(35分)
  如果没有李白,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可能也并不会受很大的影响。不过是一千多年前的一个骚人而已,多一个少一个无关紧要,对不对。没了李白,《全唐诗》大概会变薄一点,大约变薄四十至五十分之一。名义上,李白号称“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但要说数量,他远远没写到半个盛唐这么多。《全唐诗》一共900卷,李白占据了从第161至第185卷。少了这点,也算不得特别伤筋动骨。没有了李白,中国诗歌的历史会有一点点变动,古体诗会更早一点地输给格律诗,甚至会提前半个世纪就让出江山。好吧,反正我们普通人也不关心这些。
  没了李白,我们倒可能会少一些网络用语。比如“你咋不上天呢”,最先是谁说出来的?答案可能正是李白爷爷:“耐可乘流直上天?”还比如“深藏功与名”,出处是李白的《侠客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当然,没有了李白这首诗,金庸也不会写出《侠客行》来。
  没了李白,我们还会少很多流行歌曲。黄安一定写不出《新鸳鸯蝴蝶梦》,来红遍当年的大街小巷、录像馆、台球厅了。“昨日像那东流水,离我远去不可留,今日乱我心,多烦忧”,就是出自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还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也是直接从这搬来的。
  如果没有李白,诗歌的江湖怕要地震。几乎所有大诗人的江湖地位,都会自动提升一档。李商隐千百年来都被叫“小李”,要是没了李白,他可以扬眉吐气地变成大李了;王昌龄就能冠miǎn堂皇的成为唐代七言绝句首席,因为唯一能和他对飙七绝的正是李白。至于杜甫,则会成为无可争议的唐诗第一人,没有“之一”。多这一个李白,就压了无数诗人。
  没有了李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说话都会变得困难。我们不能说“青梅竹马”,不能说“两小无猜”,这都出自李白的《长干行》。你也无法形容两个人相爱得“刻骨铭心”,这个词儿出自李白的文章:“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你还不能形容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它也出自李白的一篇文章《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浮生若梦”不能用了,出处同样是李白这篇文章:“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杀人如麻”也没有了,这出自李白的《蜀道难》。还有扬眉吐气、仙风道骨、一掷千金、一泻千里、大块文章、马耳东风……要是没有李白,这些成语我们可能都不会有了。此外,惊天动地、蚍蜉撼树、春树暮云、妙笔生花……这些成语也都和李白有关。
  如果没有了李白,当我们在社会上碰壁、消沉的时候,将不能鼓励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当我们遭逢了坎坷,也不能说“长风破浪会有时”。当我们和知己好友相聚,开怀畅饮的时候,不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当我们在股市上吃了大亏,积蓄一空的时候,不能宽yòu自己“千金散尽还复来”。这都是李白的诗句。
  没了李白,那个我们印象中很熟悉的中国,也会变得渐渐模糊起来。我们将不再知道黄河之水是从哪里来的,不知道庐山的瀑布有多高,不知道燕山的雪花有多大,不知道蜀道究竟有多难,不知道桃花潭有多深,不知道忧愁有多长。白帝城、黄鹤楼、洞庭湖,这些地方的名气,大概都要略降一格。黄山、天台、峨眉的氤氲,多半也要减色许多。
  没了李白,会变样的还有日月星辰。抬起头看见月亮,我们无法感叹“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也无法吟诵“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李白《侠客行》
  ▲                                        
  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⑴伤筋( ▲ )动骨  ⑵冠miǎn( ▲ )堂皇  ⑶宽yòu( ▲ )  ⑷模( ▲ )糊
  3.从文章第6段中选用恰当的成语填空。(2分)
  如果没有李白,我们应该会少用很多成语:说童年,没有青梅竹马;说爱情,没有刻骨铭心;说享受,没有天伦之乐;说风骨神采,没有  ⑴▲  ;说写作才能,没有  ⑵▲  ……
  4.运用你的知识积累,完成下列各题。(13分)
  ⑴儿童的稚气、天真、活泼,让生活充满了情趣和朝气。“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这是李白《古朗月行》中的儿童;“意欲捕鸣蝉,    ①▲     。”这是袁枚《所见》中的儿童;“儿童散学归来早,    ②▲     。”这是髙鼎《村居》中的儿童。
  ⑵古人常寄情明月,表达情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李白直接的表白;“露从今夜白,    ①▲    。”这是    ②▲    含蓄的表白;“不应有恨,    ③▲    ?”这是苏轼怨怼的表白。
  ⑶“长风破浪会有时”是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诗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有“①    ▲     ,    ▲     。”的诗句,都表现了不如意时的豁达胸怀。同样是怀才不遇,可辛弃疾的感受是“②     ▲     ,     ▲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尽显人生无可言说的心酸与无奈。
  ⑷“骚人”原指《  ①▲  》作者屈原或《楚辞》作者,后泛指  ②▲  。在范仲淹看来,即使李白这样的骚人,也没有达到“古仁人”“③   ▲   ,   ▲   ”的人生境界。
  5.为下列语段选择关联词语,并简要说明使用该关联词语的理由。(3分)
  ▲  是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中国人,  ▲  他半点都不喜欢诗歌,  ▲  会开口遇到李白、落笔碰到李白、童年邂逅李白,人生时时、处处、事事都被打下李白的印记。
  A.除非……除非……都……        B.既然……既然……那么……
  C.即便……即便……也……        D.不光……不光……而且……
  选项:( ▲ )。理由:                         ▲                                   
  6.“李白的诗歌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围绕这一问题,同学们展开了讨论。(9分)
  谷阳:我认为李白具有乐观自信的性格特点。你们看:“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些诗句无不表现出高度自信、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