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2980字。

  宜昌县域高中协同发展共合体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 高二年级 语文试卷
  本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准确填涂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钢笔或者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能够代表中华文化的符号数量众多,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定非汉字莫属。这不仅因为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更是因为汉字本身就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她产生的那一刻起,汉字就担负起承载中华文化的重任,几千年来与中华文化相伴而行,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的不朽篇章。
  ②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自古以来方言分歧就极为复杂。孟子曾嘲笑楚国的许行说话像伯劳鸟叫。如此严重的方言分歧,如采用直接记录语音的拼音文字,必将导致不同方言区文字的分裂,并最终导致文化的分裂。而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并不具备精确的表音功能,这正好弥补了拼音文字的弊端,可以在不同方言区之间起到统一的交际作用。文字的统一,有利于维护文化的统一,进而维护国家的统一。
  ③汉字的表意特点,使她与中华文化的众多元素相互融通,神合意随。特别是早期汉字,直观形象,生动多姿,具有鲜明的写意特征。如甲骨文的“象”字,长着长鼻子和健壮身躯,惟妙惟肖,充满灵动之美。汉字优美的写意性形体,形成了世界上独特的书法艺术。正因为拥有与中华文化元素高度切合的特点,汉字才能有机地融入中华文化的系统之中,与中华文化的众多元素之间建立起密切的依存关系。
  ④一种文字能否长期充当全民的交际工具,关键在于这种文字能否有效满足社会和语言发展的需求。语言中词汇越来越丰富,这就要求文字一定要具有能产机制,文字的字符数量能随之增加;社会发展中需要记录的事务日渐繁多,这就要求文字越来越方便书写,以有效提高记事速度。汉字发展的总体方向,恰恰满足了这两方面的重要需求。
  ⑤较早产生的汉字多为象形字,个性化很强,数量也相当有限。如果解决不了能产性的问题,汉字很可能像其他几大古文字一样,转而走向拼音文字的道路。但充满智慧的中国先民们,在早期朴素辩证哲学的启发下,运用《周易》中“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理念,将一元化的象形方法转化为二元化的形声机制,产生了由形符和声符组合而成的形声字。这种音义结合的构形方式,因其很大的优越性、区别性、能产性和系统性被广泛应用,既方便了典籍的传抄,也使汉字的长期生存成为可能。
  ⑥在书写方面,汉字由早期的整体象形性,到小篆的完全线条化,再到隶楷的彻底笔画化,一直朝着方便书写的方向进行系统性调整,有效满足了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特别是计算机问世以来,汉字又通过形码和音码等多重手段,很好地解决了电脑输入和呈现的问题,粉碎了“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的预言。
  ⑦汉字以其顽强的生命力,支撑和助推中华文化飞跃一个又一个新高度。
  (摘编自王立军《汉字:中华文化的独特符号》,2017年1月15日《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文化历史悠久,而汉字是其载体,并担负着承载中华文化的重任,因此汉字成了中华文化最有代表性的符号。
  B.与拼音文字相比,汉字不具备表音功能,但正是这一特点可以使其弥合不同方言区语音的差异,起到统一的交际作用。
  C. 汉字能长期作为全民使用的交际工具,关键在于其具备能产机制,满足了社会与语言发展的需求。
  D.汉字的书写,经历了整体象形性、完全线条化、彻底笔画化的演变历程,一直朝着书写方便和美观的方向来调整,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汉字维护了中华文化的统一、与中华文化相互依存两方面论述了汉字的重大意义。
  B.文章第三段分析甲骨文“象”字的特点,为说明汉字具有写意特征提供了例证。
  C.为论证汉字书写越来越便捷的特点,文章对汉字书写的各个演变过程作了详细阐述。
  D.文章用其它古文字走向拼音化道路和汉字解决计算机输入难题的例子,论证了汉字的顽强生命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幅员辽阔,方言众多、复杂,如果采用的是拼音文字,那么众多的方言必将导致各方言区文字、文化的分裂,大一统的中国也将有可能很难实现。
  B.书法艺术的出现与汉字的写意性有极大关系,而书法艺术至今流传,绵延不息,可见汉字直观、生动的写意性依旧是其主要特点。
  C.中国先民在“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理念的启发下而创造出形声字,字数的增加又能反过来助益思想的记录、流传,可见汉字与文化的相互依存关系。
  D.如果汉字不能解决电脑输入和呈现的问题,随着电脑的普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逐渐减少,以致最后极有可能被其它文字取代。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林掌柜
  贾大山
  林掌柜的“义和鞋庄”不大,只有两间作坊,两间门市。门市柜台上,除了放着算盘、笔砚、账簿,还放着一把特制的小巧玲珑的铡刀。据说,只要顾客问一声:“掌柜的,鞋底里面,垫的是纸是布呀?”林掌柜便微微一笑,一手接过鞋,一手抬起小铡刀,咔嚓一声,把鞋铡作两截,送到顾客眼皮底下看——林掌柜又叫“铡刀林”。可是,在我的记忆里,那把小铡刀从来没有用过,只是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