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23640字。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2018.11
(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
1.下列词语中,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寥廓 瞳(tóng)孔 不屈不挠(ráo) 蹑手蹑脚
B. 苔(tái)藓 狙(zǔ)击 一愁莫展 昂首阔步
C. 编辑 塑像 直栏横槛(jiàn) 烟熏火燎(liǎo)
D. 瓦砾(lì) 倒坍(tā) 凝眸远眺 色彩斑斓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词语中,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考生要根据字形和字义辨析读音正误,或根据字义和字音辨析字形正误。本题中,A项,“不屈不挠”的“挠”应读náo,“挠”,弯曲,屈服。B项,“狙击”的“狙”应读jū,埋伏在隐蔽地点伺机袭击敌人;“一愁莫展”的“愁”应未“筹”,“一筹莫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筹”,计策,办法。D项,“倒坍”的“坍”应读tān,倒塌。故选C项。
【点睛】对多音字的把握,掌握音随意转的原则。吃不准的情况下,可多考虑从词语具体意义的角度入手解决问题。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如鲜多半考的是xiǎn的音。善用排除法。如果题干是全部不相同的,就把有两项相同的去掉;如果题干是与所给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则去掉一个不同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全都正确,就去掉有一个错误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有错误的一组,就排除肯定无误的一项;总之,用排除法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当然也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的。字形题一般可以采取音辨法。逐个审读容易出错的字,从中可以辨析出一些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形辨法。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义辨法。通过掌握的词语意义,或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义,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结构辨析法。对于独体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声字可以通过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是不是别字,还可以通过对整个词语的理解,来寻找不合语境的别字。还有一部分就只能依靠我们平时的积累了。如果题干是有错别字的一项,就排除肯定无错别字的;如果是全对的一项,就排除肯定有错别字的;如果题干是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就先排除有三个错别字的一项。总之,可以多使用结构分析法:一是字形本身结构,二是词语结构。辨析字形要注意把字的音、形、义结合在一起来考虑。看词语不宜太长久,要善于回想什么时候在课本或课堂上接触到这个字的。如无把握,可放放再说,但必须用记号来提示自己。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A. “四大名著”除《红楼梦》外,其他几部都是当时的通俗小说,但这并不构成对它们经典性的否定。同理,以是否属于通俗小说来评判金庸武侠小说文学价值的高低,无异于舍本逐末。
B. 在行驶的车辆上,任何试图干扰正常驾驶的行为,都应该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只是口头教育警告了事,无疑是姑息养奸。
C. 随着中国战队IG以3比0拿下英雄联盟世界总决赛的冠军奖杯,电竞游戏成为一项全民体育运动的潮流已难以阻挡。与此同时,主流社会对蔚然成风的电竞游戏带给青少年负面影响的担心也在加重。
D. 无数次的网络狂欢后,传统新闻业的严冬已至。我们发现,重大事件中的媒体缺席已成为一种常态,我们从社交媒体上看到的多是骇人听闻的明星八卦。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本题中,A项,“舍本逐末”,是指舍弃事物的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指轻重倒置。此处指用金庸作品的通俗性来评判其作品的价值,是指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不合语境,可改为“缘木求鱼”。B项,“姑息养奸”,由于无原则地宽容助长坏人坏事,符合语境。C项,“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属褒义词,此处说的是“电竞游戏带给青少年负面影响”,情感色彩不当,可以改为“风靡一时”。D项,“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恐惧,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句中形容“明星八卦”,不合语境。故选B项。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3.下列对文章内容解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劝学》是《荀子》首篇,文章以荀子的“性善论”思想为基础,取类譬喻,层次分明地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以及学习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方法。
B. 《阿房宫赋》先用近三分之二的篇幅铺叙了阿房宫兴建及其毁灭的情况,总结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最终向秦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
C. 辛弃疾写词多用典,有人说他好卖弄学问,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的典故,多为和“京口”有关的古事古人,恰如其分地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