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题,约16490字。
2019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卷
一、语言文学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评论家认为,余华在小说中表现出来的某种对待世界的态度,有时让人难以理解。该_______的地方他偏偏平静如水,该掩鼻而过的地方他偏偏_______地反复把玩。该悲悯的地方,他又偏偏________,把应该有的万千愁绪化为_______的扑哧一笑。
A. 心旌摇荡 饶有兴致 忍俊不禁 没心没肺
B. 心惊胆战 情有独钟 轻描淡写 无缘无故
C. 心惊胆战 饶有兴致 轻描淡写 没心没肺
D. 心旌摇荡 情有独钟 忍俊不禁 无缘无故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心旌摇荡:面对自己想要或想得到的东西,心驰神往,不能自制。心惊胆战:形容十分害怕的样子。饶有兴致:很有兴致地看着一样物体或事物或令人感到很有趣,并十分注意。情有独钟:是指对某人或某件事特别有感情,把自己的心思和感情都集中到他(她、它)上面。忍俊不禁:忍不住要发笑。轻描淡写:1.用浅淡的颜色轻轻描绘。2.说话或行文时有意把某个问题轻轻带过。没心没肺:一指谓不动脑筋,没有心计。二指的是一些冷酷残忍、心狠手辣,甚至对待亲人、朋友手段都极其恶毒,缺乏感情色彩。无缘无故:没有一点原因。本题应注意所填词语与句子中已给的词语的意义关联,句子中的“偏偏”包含语气的转折,最后一个横线上的词语用来修饰“扑哧一笑”,综合考虑清楚,应选A。
【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2.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
A. 我是职场新人,很多规矩都不懂,不当之处请大家见谅。
B. 年前回乡,给您捎带了一点土仪,不成敬意,还望笑纳。
C. 此行承蒙雅爱,全程叨陪,设宴款待,盛情厚意,不胜感激。
D. 欣闻兄台喜得麟儿。衷心祝愿贵公子健康聪明,茁壮成长。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得体”就是语言表达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对象、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C项,从“承蒙雅爱”、“不胜感激”可看出,此句交际用语是感谢他人的招待而用的,但“叨陪”一词是指荣幸地陪侍,是谦辞,在此不合语境。可用“全程陪同”方符合语境,与全句表达的对他人的感谢之意相符。
3.下列诗句没有做到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
A.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B.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C.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D.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结合题干要求“没有做到对仗工整”,对仗的具体内容,首先是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其次是要求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有的对仗的句式结构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对。再次,要求词语所属的词类(词性)相一致。结合选项内容分析,C项,结合“不堪”“手赠”与“还寝”“佳期”分析,依据词性、结构不难作出判断。故选C。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般来说,受功利之“用”驱使的读书可归为“要读书”一类,而怀有“体”之情怀的读书则可称之为“好读书”。 , 。 。 ? ?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五十而知天命。”这是孔子对于知识与人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