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br>
 1.  学习直接写人和间接写人的方法。<br>
 2.训练学生分析,概括能力。<br>
 3.学习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br>
 教学重点、难点:<br>
 理解本文构思的新颖,结构的巧妙。<br>
 教学过程:<br>
 第一课时<br>
     一、导言<br>
 雷锋是我们中国军人的杰出代表。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早已成为我们社会的一种美德,像鲜花一样开遍祖国的大地。今天,我们采撷一束小花,饱吸她那沁人心脾的芬芳。(板书课题)<br>
 二、定向<br>
 交代学习和训练要点。(见教学目的)<br>
 三、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br>
 1.提示思考:<br>
     ⑴文中所写到的“梨花”共有哪几种含义?边读边用笔画出文中写梨花的语句,思考这几处“梨花”各自的含义?<br>
     ⑵文中哪一句话可以概括课文中心意思?<br>
 2.快速阅读课文,要求做到“两动”、“四不”(动眼、动脑,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视)。<br>
 3.讨论上述两个问题<br>
 ⑴小组简单议论一下(可周围三四个人议论一下)。<br>
 ⑵班级讨论(可由每小组推荐一人作代表发言,也可以自由发言)。    <br>
 ⑶明确:<br>
 ①文中所写的“梨花”共有三种含义。<br>
 课文开头写:“同行老余是在边境地区生活过多年的人。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这里的“梨花”指自然界中梨树上开的梨花。<br>
 课文中间写:“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多好的梨花啊!”这里的“梨花”指哈尼族小姑娘。<br>
 课文结尾写:“驿路梨花处处开”这里的“梨花”指雷锋精神。(板书)<br>
 ②能概括中心意思的语句是全文结尾一句:“驿路梨花处处开”。<br>
 四、研读课文<br>
 (一)理解“驿路梨花处处开”的含义。<br>
 1.提示思考:结尾一句“驿路梨花处处开”中的“处处”是从课文中的哪几件事具体表现出来的?依照这几件事的实际顺序,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br>
 2.快速默读课文。<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