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1990字。

  2019届高考模拟考试适应训练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首先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然后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了中国对非务实合作新举措。这幅中非合作新蓝图,将引领中方同非方一道,取得经贸合作新发展。这一合作本身,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和”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是一个满载着美好意义的词汇。“和”文化有着和谐相处、求同存异的丰富内涵,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和”首先意味着和谐,这一理念已经深入到中华民族文化血脉之中,铸就了中华文明崇尚和睦、和平的传统。其次,“和”文化又以“不同”为表征,追求“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强调理解、尊重和包容。第三,“和”文化思想以天人之和为最高境界,要求人们顺应自然的规律行事,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正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在国内和国际很多重要场合,都真诚地向世人表达了“和”文化思想,并将中国传统“和”文化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得到广泛的支持和赞同。可以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体现了“和”文化思想的精髓。这一理念,在主体和空间上涉及整体人类,在领域上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环境各个领域,在内容上涉及人类整体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共同命运,因此更具整体性、综合性和现实性,是针对经济全球化新阶段世界面临的各种挑战所提出的中国方案。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就是“一带一路”建设。2013年秋天,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国际社会对此积极响应。这是一条和平之路,旨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这是一条繁荣之路,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这是一条开放之路,以开放为导向,解决经济增长和平衡问题;这是一条绿色之路,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深化环保合作,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共同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是一条创新之路,“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举,也以创新为动力;这是一条文明之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五年来,“一带一路”建设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丰硕的建设成果表明,“一带一路”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参与国家的合唱。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的,中国同非洲国家长期友好,命运与共。中非合作始终是发展中国家心心相印的合作。中非合作论坛是南南合作的典范,北京峰会聚焦团结合作和共同发展,同联合国的目标和宗旨高度一致。中国愿秉持“和”文化思想,贡献中国智慧,携手各国共建美好未来。中国和各个国家成为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好朋友。
  (《人民日报》 2018年9月5号)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非合作新蓝图,体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和”文化,将引领中方同非方一道,取得经贸合作新发展。
  B.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国内和国际很多重要场合,都真诚地向世人表达了“和”文化思想,并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C.体现了“和”文化思想的精髓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领域上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环境各个领域。  
  D.国际社会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响应,因为他们都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的实践平台——“一带一路”建设。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论述的中心是“和”文化思想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B.文章从“和”的内涵与“和”的文化理念意义上阐述了“和”文化思想的重要性。
  C.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是“和”文化思想在各国共建美好社会上的运用。
  D.文章通过理论论证、事例论证论证了中心,层次清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带一路”是一条文明之路,旨在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B. 非洲国家是“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与中国长期友好,命运与共。
  C.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只要秉持“和”文化思想,各国就能和谐相处。
  D.“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是因为,它是开放包容的,是参与国家的合唱。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阳光老人
  刘建超
  单位新建了宿舍楼,旧楼转让给县城一家煤矿公司。煤矿公司将楼简单收拾一番,分配给了退休的老工人。我因故暂时没有搬走,便与这楼里的老人做起了邻居。现代化城市建筑将人们的居室分割成鸽子笼似的单元,也封闭了邻居许多正常的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