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题,约29530字,有答案解析。
江苏省兴化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模拟测试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刘歌案和章颖颖案再次让孩子远在异国他乡求学的中国父母们感到 ,中国基础教育中安全教育的缺位问题经由这件事 得淋漓尽致,面对当今这个 的社会,“不要和陌生人讲话”或许不再是什么危言耸听的传闻。
A. 鞭长莫及 暴露 波谲云诡
B. 绠短汲深 曝光 波谲云诡
C. 鞭长莫及 曝光 光怪陆离
D. 绠短汲深 暴露 光怪陆离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绠短汲深”,吊桶的绳子短,打不了深井里的水,比喻能力薄弱,难以担任艰巨的任务。“鞭长莫及”,指虽然鞭子很长,但总不能打到马肚子上,比喻距离太远而无能为力。前者侧重“深”,后者侧重“远”,第一处,根据语境,这里是指远,而不是深,因此应该用“鞭长莫及”。“暴露”,指露在外面,无所遮蔽。“曝光”,指丑闻隐私公开。第二处,这里并非指隐私,而是问题,因此用“暴露”。“波谲云诡”,形容事物变幻莫测。“光怪陆离”,形容色彩繁杂,形象奇异。第三处语境主要强调社会情况变幻莫测,而不是说色彩繁杂奇异,应使用“波谲云诡”。综合分析,故选A项。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园林题名对观赏者来说是一种“有意图”的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意思是浇水种菜早晚有饭菜吃,这就是无所作为的人的工作了。
②而且蕴意深邃,让人回味无穷。
③其隐晦表达了另一层含义:从政者是拙笨人干的事。
④这些文字往往经过推敲,与环境非常贴切。
⑤如拙政园取自古人语“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
⑥直接反映或间接影射出景观本身的内容或主题。
A. ⑥⑤①②③④
B. ⑤⑥①③②④
C. ④⑤①③②⑥
D. ④⑥②⑤①③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④中的“这些文字”紧承开头“‘有意图’的文字”,所以排除A、B项。⑥紧承④并照应开头“园林”,①紧承⑤,是对“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的解说,而③又是对“此亦拙者之为政也”的解说,即④⑥②总说,⑤①③举例说明。所以选D项。
3.下列对联与历史人物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
诗继少陵,派开南宋,列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
②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
括囊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③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
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④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
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A. ①陆游 ②徐霞客 ③杜甫 ④陶渊明
B. ①辛弃疾 ②徐霞客 ③杜甫 ④李白
C. ①辛弃疾 ②沈括 ③白居易 ④李白
D. ①陆游 ②沈括 ③白居易 ④陶渊明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对联内容,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