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道小题,约24460字。
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南区)高一语文
第 Ⅰ 卷
一、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所谓数字图书馆,可以理解为在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通过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技术的综合应用,构建的数字应用和海量数字资源存储、管理、服务的系统平台,是现代图书馆实现数字资源采集、管理和服务等业务功能的重要形式。
在数字图书馆时代,图书馆的功能已经不能仅仅停留在查找信息的层面,还需要为用户提供更为精细化的服务,为教学、科研、在线教育提供多维度、深层次的支持,并注重开展馆际、行业、社会多元化合作,由此才能实现有效的转型。
数字图书馆转型的主要方向是_______________。其服务应当有别于数字资源商、网络信息服务实体所提供的基础信息服务,而将现有资源的知识化作为主要侧重点。如在继续关注图书馆长期开展的资源收集、整理、组织与传递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不同知识的资源载体、发展脉络、概念关系等相关问题,深入开展知识发现工作,为用户提供不同层次的知识发现、揭示,甚至是决策支持;同时,结合数字化环境下人机交互的特点,以知识单元、学科单元或是行业模式进行知识整合、学科知识重组与知识库构建,从而推动知识转化与知识创新,建立读者需要的“知识型数字图书馆”。
(取材于李超《大数据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多元转型策略研究》)
材料二
中国在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中,积累了卷帙浩繁、内容丰富的古籍。这些古籍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瑰宝。然而,随着时间流逝,古籍原始载体都会因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而逐渐老化、破损,这对古籍的长期保护与古文化知识的研究利用造成严峻的挑战。
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古籍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一种数字化的新思路。古籍数字化是指对古籍进行数字化转换、存储与加工处理。古籍数字化不仅可以扩大文献受众范围,保障文献信息的长期可获取性,同时可以减少对古籍原件的翻阅,从而实现对古籍的有效保护。
中国古籍数字化工作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古籍数字化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建成了相当规模的古籍索引数据库、古籍书目数据库、古籍全文数据库等古籍数字化产品。但我们也要看到,迄今为止,数字化全文只是对纸质文献的替代,文献检索一般只能达到基于字符匹配的全文检索层次,无法从概念或知识层次对文献进行挖掘利用,古籍利用效率较低。
数字人文学科则为古籍数字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数字人文的理论逻辑与技术体系,能够使古籍数字化资源平台集资料查询、计量分析、知识发现等功能于一身,辅助读者更好地发现、阅读、利用古籍,以实现古籍文献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从而推动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播与传承。
(取材于魏晓萍《数字人文背景下数字化古籍的深度开发利用》)
1.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数字图书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数据环境为其发展提供了可能。
B. 是应用多种技术构建的系统平台。
C. 用于海量数字资源的存储与整理。
D. 查找信息的功能将会被逐渐取代。
2. 根据材料一第三段的内容,填入横线处最准确的一项是
A. 加强搜索引擎功能
B. 关注资源收集与管理
C. 向知识型图书馆转变
D. 发展人机交互功能
3.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卷帙 帙,读yì,意思是“书籍”
B. 瑰宝 瑰,读guī,意思是“珍奇”
C. 迄今 迄,读qǐ,意思是“始终”
D. 提供 供,读gòng,意思是“供给”
4. 正在积极创建“知识型数字图书馆”的某市属图书馆,近期得到一批古籍,他们应如何有效保护并充分利用这批古籍?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概括作答。
【答案】1. D 2. C 3. B
4. ①尽快对这批古籍进行数字化转换、存储与加工处理。②利用数字人文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从概念或知识层次上对这批古籍文献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与利用。③为古籍用户提供不同层次的知识发现、揭示,甚至是决策支持。④以知识单元、学科单元或是行业模式进行古籍知识整合、学科知识重组与知识库构建。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的能力。题干问的是“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数字图书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D,查找信息的功能将会被逐渐取代。理解有误。原文说的是,所谓数字图书馆,可以理解为在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通过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技术的综合应用,构建的数字应用和海量数字资源存储、管理、服务的系统平台,是现代图书馆实现数字资源采集、管理和服务等业务功能的重要形式。故答案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连贯的表达能力。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高考题目一般为科普类的说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结尾严密。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根据后文的文意:其服务应当有别于数字资源商、网络信息服务实体所提供的基础信息服务,而将现有资源的知识化作为主要侧重点。转变的方向应该是向知识型进行转变。故答案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识记现代汉语常见字字音、理解字义的能力。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总之,字音是考试中常考的题型,考生要在平时多识记正确的字音,要养成正音正读的好习惯,要根据字形去准确辨识字音。只有平时的多积累,养成好的习惯,才能很好的作答字音题。理解字义的时候,要注意结合语境把握字词的意义。选项A,卷帙zhì;选项C,迄今qì,到的意思;选项D,提供gōng。故答案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归纳、筛选、概括的能力。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回答:正在积极创建“知识型数字图书馆”的某市属图书馆,近期得到一批古籍,他们应如何有效保护并充分利用这批古籍?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概括作答。根据对题干的把握和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考生可以从以下原文内容中进行概括:古籍数字化是指对古籍进行数字化转换、存储与加工处理。古籍数字化不仅可以扩大文献受众范围,保障文献信息的长期可获取性,同时可以减少对古籍原件的翻阅,从而实现对古籍的有效保护。数字人文的理论逻辑与技术体系,能够使古籍数字化资源平台集资料查询、计量分析、知识发现等功能于一身,辅助读者更好地发现、阅读、利用古籍,以实现古籍文献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从而推动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播与传承。
【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序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要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句和段尾句子。答题时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二、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节选自《鸿门宴》)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