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70+2610字。
项脊轩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了解归有光的生平及其作品的独特风格,理解归有光作品的价值。
(2)掌握文中第一段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过程和方法:在诵读的基础上,把握第一段大意和层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作者在第一段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掌握文中第一段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
句式;
2、在了解第一段大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情感。
自主学习:
1、 题解与作家作品:
《项脊轩志》是散文家归有光的代表作。项脊轩,书斋名,是作者家中一个只有一丈见方的斗室。取名据说有双重意思:一是说它窄小,如在颈脊之间;一是因作者远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县的项脊泾住过,有纪念意义。志,此处是“记”的意思,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归有光,明代著名古文家,明“唐宋派”中成就最高者。自幼苦读,但命运多舛,8岁丧母,仕途不利,35岁才中举人,其后二十余年,八考进士不第。于是移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讲学。他的学生很多,称他为“震川先生”。到60岁才中进士,授县令职。
他的散文多写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善于抒情、记事,能把琐屑的事委曲写出,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流畅,细节真实生动。“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其文风发扬了唐宋散文的优良传统,后人把他和唐顺之、茅坤等人并称为“唐宋派”,他的成就最高。其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 王锡爵称其作品“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表”。姚鼐谓其“元明两代除归氏外别无他人”, 并把他视为唐宋八大家和清代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
2、唐宋派
唐宋派是明代的一个主要的文学流派,以明中叶的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为代表。他们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文主义文风,极力推崇和提倡唐宋八大家的散文,被称为 “唐宋派”。
唐宋派既推尊先秦两汉文的传统地位,又承认唐宋文的继承和发展,提倡学习唐宋文
……
项脊轩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掌握文中第二段至第五段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 2 ) 学习本文从生活中捕捉平淡的琐事,用不事雕琢、清新淡雅、不着任何色彩的白描手法撷取生活中典型的细节和场面来描绘人物。
2、过程和方法:采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
主动性,培养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感悟作者的怀旧伤感情绪。
(2)、学习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意思对家庭变迁的感慨。
教学重难点:1、掌握文中第二段至第五段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学习本文善于捕捉生活中典型的细节和场面,来表情达意的方法及语言清新、凝练的特点。
3、深入理解本文的抒情方式:借物抒情,借事抒情。
自主学习:
1、重点词语:
1、迨(dài)诸父异爨(cuàn):等到伯、叔们分了家。迨,及,等到。诸父,伯父、叔父的统称。异爨,不同用一个灶头,意思是分了家。
2、往往:指到处,处处。
3、凡再变矣:凡,总共。再,两次。
4、竟日:一天到晚。竟,从头到尾。
5、阖(hé):关闭。
6、扃(jiōng)牖(yǒu):扃,关闭。牖,窗户。
7、来归:嫁到我家来。归,女子出嫁。
8归宁:出家的女儿回娘家省亲。
9、手植:亲手种植。手,名次作状语。
10、乳二世:乳,喂养,名词作动词。
11、客逾庖而宴 :宴,用饭(名词作动词)
12、执此以朝 :朝,上朝。(名词作动词)
13、吾家读书久不效 :效,取得效果,此指考取功(名词作动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