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330字。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理解新颖独到的设计理念和超越传统的设计行为;
(2)学习自然流畅的语言表达和严谨准确的科学阐述;
2、过程和方法:以欣赏和探讨为主要学法,展开讨论与交流,把握层次清晰、主次分明的写作思路和文章结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悟丰富的人文、艺术内涵以及生动的文化气息。
教学重难点:(1)把握文本说明的逻辑顺序。
(2)理解作者“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的设计理念。
自主学习:
一、走近作者:
⒈作者简介:
俞孔坚,浙江金华人,1963年生。1987年获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5年,199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学位,主攻景观规划和城市设计,1993—1995年任哈佛大学教员,1995—1997年任美国SWA集团景观规划与城市设计师和项目负责人,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首席设计师。
俞孔坚在哈佛大学,美国SWA景观与城市设计集团从事景观与城市设计研究和实践多年。1997年回国后创办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和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主持完成了中关村生命科学园、都江堰广场、中山歧江公园、西藏昌都中路步行街等众多项目。他倡导“天地——人——神”和谐的设计理念,坚持走设计实践与研究相结合的道路,在主持设计项目的同时,领导“土人景观”和北京大学研究群体,开展前沿理论与方法研究,在国际上提出中国人的理想景观模式和景观安全格局理论,已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50余篇,专著8部,译著4部。著有《生物与文化基因上的图式》《理想景观探源》等。设计作品先后获十多项国际和全国性奖,并获中国国家教委霍英东教育基金会、中国科协、中共中央宣传部等颁发的多项荣誉奖。被聘为建设部城市规划高等教育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杭州市、青海省、山东省、温州市、大连市等十多个省市政府的高级城市建设顾问。
⒉作者的话:
在我看来,无所谓建筑风格,只要你能适应这块土地,能亲近这块土地,就是好的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