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000字。

  专题四  第17课 秋水(节选)   第18课 非攻(节选)
  课时跟踪检测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百川灌河众多今我睹子之难穷也指海神若
  B.秋水时至按照时令两涘渚崖之间水边,岸
  C.旋其面目掉转众闻则非之指责
  D.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缺少其不仁兹甚同“滋”,更加
  解析:D项,少: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少,小看。
  答案:D
  2.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B.以为莫己若者
  C.大王来何操
  D.君何以知燕王
  解析:A为被动句,B、C、D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
  答案:A
  3.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译文: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
  B.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译文:在这时候河神欣然自喜,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
  C.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译文: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我就是这么说的了。
  D.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
  译文:如果损人越严重,他就越不仁,罪越大。
  解析:C项,“我之谓也”,意思是“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
  答案:C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名周,战国中期宋人。先秦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今存《庄子》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为庄子及其后学所著。
  B.《秋水(节选)》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C.墨子,名翟,鲁人。先秦墨家创始人。“非攻”即反对战争。
  D.《非攻(节选)》运用比喻和对比从小事到大事,一步步推理,指出攻人国家的战争是不义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