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90字。
《非攻》精讲精练
【课文精讲】
问:墨子在文中对战争表示了怎样的态度?你对此如何评价?
答:墨子在《非攻》一文中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爱互利,反对连年不断的战争及不义战争。因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祸,给国家带来无法弥补的创伤,只有极力避免战争,才能使国泰民安,使社会从本质上进步与富足。
问:墨子反对战争,他反对一切战争吗?
答:墨子反对战争,却不是简单的和平主义者。他只主张非攻,而不主张非战;他反对攻,却讲究守;他不主张“去兵”,而主张备兵自守;他既不赞成国家间的攻伐掠夺,也不盲从“春秋无义战”的看法。墨子主张非攻,特指反对当时的“大则攻小也,强则侮弱也,众则贼寡也,诈则欺愚也,贵则敖贱也,富则骄贫也”的掠夺性战争。墨子以是否兼爱为准绳,把战争严格区分为正义与非正义两类。“兼爱天下之百姓”的战争是正义的战争。大攻下,强凌弱,众暴寡,“兼恶天下之百姓”的战争,是非正义的。因此,“非攻”绝不是不加分析地反对一切战争,而是在分清战争性质的基础上,对诛战赞同,对攻战反对。
问:墨子反对“不义”战争,其原因是什么呢?
答:墨子反对“不义”战争,主要是因为这样的战争对人民的损害最惨重。(1)贻误农时,破坏生产,斩断了百姓的衣食之源。(2)抢劫财富,不劳而获。窃人桃李、抢人犬豕鸡豚、牛马,杀人越货者,“谓之不义”。攻小国同样是“以非其所有而取”的不义行为。(3)残害无辜,掠民为奴。墨子把“亏人自利”视为不仁不义,文章以这种思想为基础,表达了反对侵略战争的观念,认为攻打别国是最大的不仁不义,是最大的罪过,因为它是最大的“亏人自利”。
问:墨子“非攻”思想有哪几个特点?
(1)“非攻”以“兼爱”为其理论基础,是墨子为解决当时国家之间矛盾,实现其理想的必然结论。(2)“非攻”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是人民的理论。(3)“非攻”提出了处理国家间关系的一个基本准则,得到了弱小国家的支持。当时的战争不仅在大国间进行,也在大国与小国、强国与弱国、小国与小国、弱国与弱国之间进行。“非攻”对大国和强国,尤其对好战的君王是一个约束,对小国与弱国则是一个保护,得到了他们的积极响应。当时,“非攻”在制止战争、减轻人民痛苦等方面确实发挥了相当作用。从政治和哲学意义上看“非攻”也可称为和平主义、人道主义的先导,给后来的思想家以深刻的启迪。
……
【基础知识】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众闻则非之 非:责怪,反对
B. 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得:得到
C. 扡其衣裘、取戈剑者 扡:夺取
D. 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 遗:留传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其不仁兹甚
B. 扡其衣裘、取戈剑者
C. 以亏人自利也
D. 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亏人自利也
若以此说往
B.当此天下之君子
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C.攻国,则弗知非
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
D.今有人于此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以亏人自利也
A.从而誉之
B.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C.故书其言以遗后世
D.众闻则非之
5.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古之人不余欺也
A.以亏人自利也
B.求人可使报秦者
C.今有人于此
D.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6.下列对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大家听说了就会指责他,上面执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