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870字。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惠州三调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释]陆游,号放翁,著名爱国诗人,此诗写于晚年幽居山阴时。箨(tuò)龙:竹笋的异名。木笔:又名辛夷花。其花未开时,苞有毛,尖长如笔,因以名之。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湖山”二字总冒全篇,勾勒环境,笔力开张,巧妙地从山光水色中引出“幽居”。
B.首句概言“湖山胜处”,颔联写湖,是近处宽处静景;颈联写庭院周围,是远处细处动态。
C.诗中写放翁心中郁结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写“以其境过清”时的心境相似。
D.本诗前三联写景,尾联结情,景情相衬,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15.全诗是怎样体现“幽居初夏”之“幽”的?(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4.(3分)*B.【“颔联是近处静景”“颈联是远处动态”判断失误。】
15.(6分)【答:家居在湖山处,乡间小路横斜,槐柳成荫,居处静幽;鹭鸟时时往下飞至水面,处处能听到蛙鸣,用动态反衬幽静;故交难觅,无人共赏共谈,写出人事幽远。每答对1处得2分。】
揭阳一模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登九峰楼寄张祜
杜牧
百感衷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
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注】据《云溪友议》载,长庆年间(821-824)白居易为杭州刺史时,张祜和徐凝同应贡举而未能分出谁当首荐。白居易遂出试题命二人决赛,结果列徐第一,张第二。张以为耻,遂“行歌而返”。后杜牧颇为张祜抱不平,写此诗歌寄赠张祜。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首联“孤起”一词,写角声凄厉,实际上也烘托出诗人独自登上九峰楼孤寂黯然的心境。
B.颔联把无形离思别情寄寓在碧山、芳草等景物中,情景相生,显得丰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