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80个字。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学生视角: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都熟悉的一句话,这句话是谁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它究竟蕴含着什么深刻含义?对于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比较深刻的内容。
难点: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含义。
教师思考:本文是一篇演讲辞,属论说文范畴。文章论点鲜明,论述缜密,层层深入,是对学生进行良好革命人生观教育的良好教材。但由于文章内容背景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为遥远,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难度。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收集整理与文章写作背景相关的信息资料,同时准确把握议论文在小语教材中首次出现的特点,也是确保教学成功的关键。
重点:1、 结合写作背景,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2、 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体会作者围绕中心逐层论述的思路。
设计特色:读、议、画、悟多种手段运用,理解课文的论述美。
信息资料:1、 收集张思德及文章写作背景资料。2、 收集议论文写作的相关文学常识材料。
教学要求:1、 自学本课的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2、 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育。3、 深入阅读理解,体会文章逐层展开论述的思路。4、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 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发谈话,引出课题。
你听过“为人民服务”这句话吗?对这句话你了解多少?
(挖掘学生已知,自然引入,利于找准教学活动的切入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读课文,圈点勾画,学习生字新词,结合上下文理解字词含义。
2、 再读课文,对课文的内容和体裁进一步认识。
(1) 在充分读文的基础上,自由交流对文章中心内容的理解,初步理清文章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