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460字。
清塘荷韵
教学目标
1、  提取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2、  体味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对生命的感悟
3、  理解文章运用的情景理结合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1.         体味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对生命的感悟
2.         理解文章运用的情景理结合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
比较法  讨论法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1927年,在蒋介石的屠刀下,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归于失败,中国的前途重新变得渺茫。这时候,一位诗人、学者、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清华大学的教授的心情变得黯淡、苦闷和惆怅,“心里颇不宁静”,在一个夏夜,他走出家门,沿着一条曲折、幽静的小路来到一片池塘边,以寻得片刻的宁静。这里讲的就是朱自清及《荷塘月色》的由来。
让我们回忆那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月下荷塘、塘上月色)
文章是按什么线索展开的(作者的游综)
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或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
文章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情景交融)
在中国现当代散文领域,有两篇文章被称作“写荷双璧”,一篇就是这篇《荷塘月色》,另一片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北京大学教授我国当代著名的中国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的《清塘荷韵》。
一、课前准备
1、  作者简介
季羡林: 1911 年生 ,山东临清县人 。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5年留学德国,1946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
《清塘荷韵》是季老在1997年创作的,当时他已是86岁的高龄。本文获第8届“中国新闻奖”副刊作品一等奖,1998年又获全国优秀散文一等奖 。
2、  生字生词
脍炙人口(kuài  zhì)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
接踵而至(zhǒng)踵 脚后跟  形容人多,接连不断的来到。
细弱单薄(b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