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30题,约22160字。

  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试卷
  语文
  (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019.1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高科技企业走向世界的_     绝不会一帆风顺,难免还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________。对此,我们要有充分认识,并时刻做好准备。一旦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不知道哪天就会被人________。这样严酷的现实,中国企业必须时时警醒。
  A. 历程   骚扰   一网打尽    B. 进程   掣肘   釜底抽薪
  C. 历程   骚扰   釜底抽薪    D. 进程   掣肘   一网打尽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历程:经历的过程,仅指已发生的。进程: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包括已经发生的和未发生的;掣肘:拉着胳膊,比喻有人从旁牵制,工作受干扰,难开展。骚扰:意指扰乱别人,使之不得安宁。含贬义。依据题干可排除AC,釜底抽薪: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指暗中进行破坏。一网打尽:比喻一个不漏的全部抓住或彻底清缴,依据题干可排除.D.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时,积累记忆是解答词语题的基础,也是做对词语题的关键。首先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词语,结合词义、句意,正确代入原句中,逐一排除,之后,再进行整体检验,所涉及词语都代入原句,读起来正确顺畅就可以确定了。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明不仅是倡导、教育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梳理中外社会文明史就能发现,一个社会的文明素养,既是历史演进的结果,也是持续管理的结果。去日本旅游的人,往往会感慨其公共文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什么是现代社会的“勿以恶小而为之”,法律写得明明白白
  ②以至日本媒体写社论提醒国民要尊重对方国家的风俗、习惯、礼仪
  ③一丝不苟的垃圾分类、不留一片垃圾的体育赛场、井然有序的公共场所等
  ④究其源头,1948年出台的《轻犯罪法》功不可没
  ⑤即便如此,上世纪80年代,日本人在走出国门时也产生过大声喧哗、不守秩序的不文明现象
  A. ③②④⑤①    B. ⑤③①②④    C. ⑤③②④①    D. ③④①⑤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做这类题目的关键是语句的连贯。 解答本题,考生要判断语境和分句间关系,关注前后句子的细微关联。第③句和“公共文明”衔接更紧密,第④句是第③句的因,且《轻犯罪法》与第①句的“恶小”“法律”等词语衔接;第②句是第⑤句更深层次的表达。故选D。
  【点睛】解答语句排序试题要求考生在注意语言表达的整体性、连贯性原则以外,还要多角度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口。对语句排序试题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选项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
  2.分析选项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
  3.进行对比分析,排除干扰项。该类试题几个选项在语句的数量或内容上基本相同,只是顺序不同,或者语句的语调点不同,选择时,找准选项的相异点,以此为突破口,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4.通读语段,看看整个语段衔接是否紧凑合理。
  3.下列对联与所描写的人物对应关系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李白
  B. 万里坏长城,南渡朝廷从此小;一抔留古墓,西湖烟水到今香——岳飞
  C. 缅想忠贞,补阙拾遗犹昨事;何来环佩,清辉香雾替诗魂——杜甫
  D. 集群圣之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立万世之师,存神过化,德合乾坤——孔丘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实际上是撰写对联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题目要求,其次是要领悟对联的含义。 BCD项,匹配;A项,“质绮真醇”及“樽中酒,篱下诗”可知是写陶渊明的。故选A。
  【点睛】对联有上联和下联之分,贴对联时就要分清上下。先说说门的上下,古文都是竖排版,自右而左。这样一来,我们面向门站立时,右手边自然就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