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570个字。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同步练习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名校讲坛
1.基础考点链接
成语的辨析方法(二)
【技法点睛】(1)看表达,忌语义重复。例如:他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忍俊不禁”指忍不住笑。与句中的“大笑起来”重复。)
(2)看逻辑,忌自相矛盾。例如:时下,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痞子蔡就是屈指可数的网络写手之一。(“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与“蓬勃发展”矛盾。)
(3)看意思,忌正反不分。例如: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气力大,收到的成效小。与句意相反,应该改为“事半功倍”。)
(4)看程度,忌轻重失度。例如:洪水冲垮了李老汉的房子,全村人都很难过,村前村后,哀鸿遍野。(“哀鸿遍野”形容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的悲惨景象。语境中只是李老汉的房子被冲垮了,用“哀鸿遍野”夸大其词了。)
【考点链接】见本课第4题。
2.阅读考点链接
分析景物特点
【技法点睛】(1)抓住角度:时间角度,如四季或白天黑夜;空间角度,既包括常见的由远及近、从上到下、从外到内等,也包括常见的移步换景;描写角度,比如形、声、色、味等方面内在角度,即景物品格、神韵、气质等情态的特征及内在蕴含的层次变化,还包括景物的外在角度。
(2)注意描写景物时作者采用的描写技巧。如虚实结合、烘托渲染等,再如一些修辞手法。
(3)分析语境,概括特征。可以找原词概括,提取描写景物的修饰语(形容词),或是利用上下文中作者评价景物特点的词。还可以提炼词语概括,根据对语境的理解来概括画面、特定景物的特点。
【习题链接】见本课第11题。
01 积累与运用
【课前预习】
1.汉字积累——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棱角(léng) 骤然(zhòu) 懈怠(xiè) 敦实(dūn)
qián(虔)诚rú(蠕)动chuān(川)流不息接踵而至(zhǒng)
2.文化积累——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拟人)
(2)活动时只能以极轻极慢的动作进行,犹如霹雳舞的“太空步”。(比喻)
(3)各拉丹冬有阴阳二坡,西北阴坡尽是冰雪,景色单调,东南阳坡才好看。(对比)
(4)等到导演用粗话诅咒的那一天,它可就在蔚蓝的天幕下十分情愿地露了面。(比喻、拟人)
【基础提升】
3.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详见本课“基础考点链接”】
A.骨骼(gé) 摄影 黧黑(lí) 云散天晴
B.驻防(zhù) 隆冬明媚(méi) 风云变幻
C.砾石(shuò) 倒霉冻疮(chuāng) 云遮雾障
D.霹雳(pī) 尊容诅咒(zhǔ) 气喘吁吁
(解析:B.“媚”应读作“mèi”;C.“砾”应读作“lì”;D.“诅”应读作“zǔ”。)
4.词语积累——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D)【详见本课“基础考点链接”】
A.红军曾在我们村安营扎寨。
B.人们正在散步时,突然天降大雨,真是大煞风景。
C.儿童时代的事至今仍历历在目,使我回味无穷。
D.这些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而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