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700个字。

  《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奇迹”一词,领悟牧羊人像上帝一样改造自然,创造生命,给人们带来幸福、快乐和希望的精神。
  3.理解“多难”一词,感受牧羊人非凡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奇迹”一词,领悟牧羊人像上帝一样改造自然,创造生命,给人们带来幸福、快乐和希望的精神。
  3.理解“多难”一词,感受牧羊人非凡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观看获奖动画片《植树的牧羊人》
  2.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观后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圈出自己认为最关键的词语,做好复述课文的准备。
  2、学生起立,自己口头复述课文内容。
  3、请一个同学复述,其他同学补充。
  4、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及主旨(写在题目旁边)
  三、探讨本文的体裁,介绍写作背景和作者
  1.澄清教学文体和文学文体的分类
  教学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文学文体:散文、小说、诗歌、戏剧(可以让学生说)
  2.重点区分散文和小说
  散文:类别有叙事、抒情、写景和哲理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小说: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内容大多是虚构。
  3.本文的文学体裁是什么?
  学生回答:散文(原因是本文以第一人称写的),为了解决这个错误认识,相机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
  4.介绍写作背景和作者
  写作背景:这部短篇小说是让•乔诺1953年应美国《读者文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专题约稿而写的。编辑被这个故事所打动,由此派人调查,结果发现普罗旺斯山区的小镇巴农的养老院没有死过名叫艾力泽•布菲的牧羊人,于是退回了稿子。1954年小说在美国《Vogue》杂志上发表。之后被翻译成十多种文字。有人还在好奇故事的真实性。让•乔诺回信说,写的是故事,艾力泽•布菲是虚构的,同时声明这篇小说可免费使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