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小题,约14730字。
2019中考模拟试卷
语文卷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30分)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原创) ( )
A.英国著名作家培根在《谈读书》中提到,有些书藉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jué)消化。
B.那些从未离开的,一路不言不语。却始终都在旅途的驿站,等待静落的花开与时间静好,从容的邂逅(hóu)甚是一场繁华的落空,都是风雨的夜行者。
C.读爱国诗歌,体会革命者深沉博大而又炽(zhì)热激越的情感,体会革命者生与死的抉择,体会他们不屈的战斗意志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D.听着收音机那熟悉的旋律,想到自己曾是那么的叱诧风云,我突然想到感恩两字,感谢一路上经历的风雨,感谢陪我走过每一段人生旅程的那些人,拒绝一切无关的阻挠(ráo)和繁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坚守自己的信仰,报效民族和国家,可以有不同的方式。你是选择择生而践志,①还是择死以明志?屈原选择了后者。后世之人沉浸在对他的深深沉湎之中。他曾在《离骚》中这样写道:“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在少年壮志尽毁,抗秦理想无望,城池陷于敌手之际,屈原毅然自沉于汨罗江中,以宁死不屈的精神来明其忠贞爱国之志。蔡琴在《渔父》②这首歌中这样唱道:“他们说你是一个孤独的诗人,他们说你有一颗忧郁的灵魂。”③而在我看来,屈原的孤独、忧郁,正是因为他对正道,④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他纵身一跃的姿势,定格成永远的风景。其热血化作滔滔波浪,随着江水悠悠流淌千年,以其精神滋润了整个民族的灵魂!
2.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原创) ( )
A.沉湎 B. 毅然 C. 宁死不屈 D. 执着
3.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原创) ( )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原创) ( )
A. 在语文课上,孙老师以赞许的口吻说:“不仅李林同学学习好,而且乐于帮助其他同学,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呀!”
B. 学校开展的校本课程真正从培养孩子兴趣作为出发点,为初中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平台和机会,让他们对校园生活充满了期待。
C. 江苏,北京等地的“毒跑道”曝光,人们思考后发现“毒跑道”在短期内集中出现,是由于塑胶跑道市场目前的无序竞争状态的结果。
D.专家表示,进入3月份,气候将逐步转暖,根据往年监测情况,由病毒引起的散发腹泻病例将逐渐减少,但预计未来本市仍将持续面临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发生的风险。
5.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原创) ( )
A.《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而成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篇。
B.19世纪的俄国涌现出了一批世界级的文学大师,并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文学巨著,如列夫.托尔斯泰和契诃夫,以及他们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和《变色龙》。
C.古代有很多运用借代的词语,如:桃李指学生,烽烟指战争,丝竹指音乐,婵娟、嫦娥指月亮,汗青指史册,须眉指男子,手足指同学,伉俪指夫妻等。
D.古人把山的北面、水的南面叫作“阴”,山的南面、水的北面叫作“阳”。如“阴阳割昏晓”的“阴”指泰山的北面。“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的“河阳”指黄河的北岸。
6.古诗文名句填空。(6分)(原创)
(1)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4)董卿在《朗读者》里说: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 , ”,这是范仲淹在何时忧何时乐这一问题上的选择;(用《岳阳楼记》中的语句)“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这是颜回在守道与享乐之间的选择。(选用《<论语>十二章》中的语句)
7.名著阅读。(5分)(原创)
(1)在横线上填写与名著内容相对应的书名(范围为指定的阅读书目)。
①《 》是一部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典型的讽刺小说,主要描写了一些深受八股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反应了当时世俗风气的败坏。(1分)
②《 》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1分)
(2)书名是一部作品的眼睛。从下列两部作品中任选一部,结合作品具体内容简要评析书名的特点。(3分)
A《朝花夕拾》 B《钢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