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340字。

  第1课 邓 稼 先
  【教学目标】
  1、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学习他的伟大精神;
  3、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4、积累“可歌可泣”“当之无愧”等词语。
  【教学重点】
  1、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 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教学难点】
  1、 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
  2、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同学们,为了保护国防科技的安全,我们的许多国防科技专家们都心甘情愿地做了无名英雄,他们长年与亲人分离,在远离人烟的荒漠中与机械为伍,与数据共眠,默默无闻,为国奉献,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壮烈乐章。他们是我们人民的英雄,国家的骄傲,下面就让我们展开课本,随着作者去认识这位为祖国的强大作出巨大贡献的,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板书课题,并简介作者)
  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曾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与邓稼先很小就一同玩耍,结下深厚的友情。成人以后,虽一个在中国,一个在美国,但对祖国的感情这一共同点把他们紧紧联在一起。本文即是邓稼先逝世后,杨振宁追忆他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新课解读】
  一、初读感知——理清思路
  1.字音
  邓稼jià先  元勋xūn    至死不懈xiè     鞠jū躬尽瘁cuì
  选聘pìn    无垠yíng   殷红yān
  2.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熟悉内容,体会感情。
  3.学生自由交流阅读感受。
  4.教师:同学们,本文的写作形式不同于以往我们学过的文章,请大家速读课文,准确把握课文中以下基本信息:
  (1)课文按小标题可分为六个部分,请同学们根据标题,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概括各部分大意。
  (2)理解文中的小标题含义。(举例即可)
  学生速读课文,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最后全班交流展示,教师引导、明确:
  (1)第一部分,展示背景。通过列举中国自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开始的百年屈辱历史,引出为中国做出巨大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