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6440字。
词语、语病、补写
一、【2019届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三第三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水泡馒头发现里面添加“卫生纸”?前不久,这段据称是甘肃天水一家市场所销售馒头的视频在网上广为流传。经过监管部门彻查,网络视频是有意编造的谣言。这起网络谣言事件,让人联想起当年闹得 的“纸馅包子”事件。事后涉事媒体作出公开检讨,捏造假新闻的记者受到刑事处罚。
在如今的新媒体时代,每个网民都是报道者,都有可能成为谣言和假消息的传播者。利用食品安全对于公众的焦虑,传播和编造不实消息,几乎成了传播领域的顽疾。有数据显示,网络谣言中的食品安全信息占45%。不光有“卫生纸馒头”这样 的恶意传谣,也有以善意面目传播的伪科学信息。加强对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管,打消公众“舌尖上的疑虑”,固然是消减类似谣言的根本之策。然而,完全消除真实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依然 。况且,随着现代人对健康的日益重视,任何关于食品安全的 都会触发公众敏感的神经,滋生谣言的土壤也会因此扩张。
科学与传播都需要质疑精神。如果受众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 )。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人声鼎沸 耸人听闻 负重致远 风吹草动
B.沸沸扬扬 骇人听闻 负重致远 蛛丝马迹
C.人声鼎沸 骇人听闻 任重道远 蛛丝马迹
D.沸沸扬扬 耸人听闻 任重道远 风吹草动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利用食品安全对于公众的焦虑,编造和传播不实消息,几乎成了传播领域的顽疾。
B.利用公众对食品安全的焦虑,编造和传播不实消息,几乎成了传播领域的顽疾。
C.利用公众对食品安全的焦虑,传播和编造不实消息,几乎成了传播领域的顽疾。
D.利用公众关于食品安全的焦虑,编造和传播不实消息,几乎成了传播领域的顽疾。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都能问问来源和出处,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至于助推谣言的再传播,至少不会被谣言所蒙蔽。
B.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问问来源和出处,就不至于被谣言所蒙蔽,至少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
C.都能问问来源和出处,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至于被谣言所蒙蔽,至少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
D.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问问来源和出处,就不至于助推谣言的再传播,至少不会被谣言所蒙蔽。
【答案】
17.D18.B19.C
【解析】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应首先明确成语的基本意思、感情色彩、适用对象、习惯搭配等,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沸沸扬扬:形容人声喧扰,议论纷纷。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样,侧重于指声音非常吵。文中指的是“纸馅包子”事件,应用“沸沸扬扬”。耸人听闻: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骇人听闻:指实际存在,但让人不敢相信的事。由后文的“恶意传谣”可确定应选“耸人听闻”。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负重致远:比喻能肩挑重任。文中指“完全消除真实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应选“任重道远”。风吹草动:比喻微小的变动,侧重指变动,动向。蛛丝马迹: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文中指关于食品安全的微小变动,应选“风吹草动”。故选D项。
【18题详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