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220字。
一、实词、虚词[学生用书P339(单独成册)]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对初学者而言,临摹是对经典碑帖从多个方面进行的________和把握,是提高书法艺术水平的不二法门。临摹的前提是找到范本,一些民间乱写乱刻的墓志慢慢被人们________出来,被有些人________,这些人以丑为美,误入歧途而不自知。
A.体验开掘奉为圭臬
B.体味发掘奉为圭臬
C.体味开掘奉若神明
D.体验发掘奉若神明
解析:选B。“体验”强调的是在实践中体会、了解,对象是生活、现实等。“体味”强调的是玩味,即细细地体会,对象是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意味、人的情意趣味等。第一空说的是对“经典碑帖”的研究,故选“体味”。“开掘”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挖”,对象一般是具体的事物;一个是“文艺上指对题材、人物思想、现实生活等深入探索并充分表达出来”。“发掘”指挖掘埋藏在地下的东西,对象既可以是具体事物,也可以是抽象事物。在“挖”这个意思上“发掘”要比“开掘”的适用范围广。根据语境,第二空选用“发掘”更合适。“奉若神明”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物就像崇拜神灵一样地信奉或尊崇(多含贬义)。“奉为圭臬”指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第三空强调的是当成准则,故选“奉为圭臬”。
2.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闲适和散漫都是从俗务中抽身出来的状态,其心境却迥异。闲适者回到了自我,在自己的天地里________,悠然自得,内心是________而澄澈的。散漫者找不到自我,只好依然在外物的世界里东抓西摸,________,内心是烦乱而混浊的。
A.踯躅静谧无所适从
B.徜徉静谧不知所措
C.踯躅宁静不知所措
D.徜徉宁静无所适从
解析:选D。“踯躅”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徜徉”指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句中所谈的对象是“闲适者”,用“徜徉”更准确。“宁静”指(环境、心情)安静;“静谧”指安静,形容静寂无声。句中用“宁静”更合适。“无所适从”指没有地方可以归向,意思是,不知跟随或听从哪一边好,不知怎么办才好;“不知所措”指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句中说的是因“找不到自我”、迷失方向而不知道该怎么办,用“无所适从”更准确。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