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970个字。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并掌握生字词,感知课文,了解游记的写作特点。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3、情感目标:感受冰塔林的壮美,体会作者热爱西藏的情感,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游记的写作特点,以及作者介绍长江源头的顺序与进程。
  2、感受各拉丹冬的壮美景色和冰塔林的神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导语:播放导入视频,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各拉丹冬”,藏语为“高高尖尖的山峰”,神秘的雪域高原,令人向往,充满未知与挑战,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女作家马丽华一起去长江的源头去探险!(板书课题)
  二、作者介绍
  马丽华,当代女作家,山东济南人,中共党员。长期从事《西藏文学》编辑工作。著有长篇报告文学《青藏苍茫——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五十年》,散文集《追你到高原》、《终极风景》、《西藏之旅》,长篇散文《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走过西藏》等。曾于1992年、2001年两次获得西藏珠穆朗玛文艺奖,1994年获庄重文文学奖,1997年《走过西藏》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2011年以长篇小说《如意高地》获第四届老舍文学奖。
  三、背景资料
  蓝天白云,雪山草地,冰川大河,是西藏特有的自然景观。作者马丽华在西藏工作近三十年,足迹踏遍大半个西藏,写下了许多介绍西藏的文章。1987年3月上旬,作者跟随电影摄制组走进各拉丹冬,领略到壮美的雪山和奇异的冰塔林的景色,写下了这篇游记。
  四、疏通字词,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标画出你觉得重要的词语或者是不懂的词语,待会儿我们互相交流一下;还有一个阅读任务,就是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文章内容。(生读概括全文师评价总结)
  明确:本文记述了作者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的经历。文中记述了游览见闻,描摹了山水风光,抒发了作者的情思。我们把这类文章称之为游记。一般而言,游记包括三个要素:所至(作者的游踪);所见(作者在游程中目睹的风貌);所感(作者由所见所闻而引发的所思所想)(板书三要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