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720字。
小组合作互助,协同提高效率
华容县插旗中学 王 霞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技能,以及运用现代化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合作学习是从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有效途径。所谓“合作”,这里指在学习活动中,逐步建立起新型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生生、学生与家长的合作互助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在此氛围中,不断培养合作意识、合作态度、合作情感,不断推动学生合作行为,逐步使学生具有合作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我们要努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育能力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肖伯纳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每个学生都有一些超越时空的思维空间,从中隐藏着许多新异的思维,常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合作学习可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他们互助互学,集思广益,让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这不仅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而且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增进交流,使其智力品质与非智力品质同步开发,有助于学生从更广阔的角度去吸取知识、认识世界。小组合作学习正是在这种精神指导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并被广泛运用。然而,在广泛运用的同时,又不免会出现“一窝蜂”和“优等生处处占先,后进生时时靠边站”的不良现象。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我也尝试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有一些体会,与同仁分享。
小组合作学习有以下好处:
1、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为全体学生,尤其是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增强了主体参与性。
2、中学生的小组学习活动虽然不能等同于科学家的研究工作,但是组织形式和探究过程的相似,为学生获得科学研究的相关体验提供了基础。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将个人独立学习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认识成果,培养了群体意识和活动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有互查作用,能使学生从别人的错误和方法思路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形成自觉的自我反思能力。
5、小组合作学习后的汇报有利于开展有竞争的合作,还可以将小组共同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全班共有,能激发创新,拓展思维,提高了教学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