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小题,约10160字。

  2019年北京市房山区第一次模拟试题
  初中语文学科
  2019.04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四页,共五道大题,24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学校在房山区霞云岭乡王家台烈士陵园举行了“清明祭扫,缅怀先烈”主题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1-4题。
  1.在同学们搜集到的介绍王家台烈士陵园的资料中有下面一段话,请阅读文字后,完成(1)-(2)题。(共4分)
  陵园位于霞云岭乡王家台村。陵园内长眠着抗日战争时牺牲在这里的五十多位革命烈士,四周碑墙上镌刻着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英勇捐躯的1175名房山籍烈士的英名。陵园下方是汗青湖,湖水靛蓝(深蓝色),辉映着苍山绿松,寓意革命烈士名垂青史,万古流芳。陵园西面不远处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曲诞生地——堂上村。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镌(juàn)   垂的第三笔是横
  B. 镌(juān)   垂的第三笔是竖
  C. 镌(juàn)   垂的第三笔是竖
  D. 镌(juān)   垂的第三笔是横
  (2)陵园牌楼上镌刻着一副对联,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将这幅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上联:    赋,血沃太行      ;
  下联:    酬,歌扬华夏党旗红。
  A.青春   群山青    壮志    B.壮志   烽火烈    青春
  C.壮志   群山青    青春    D.青春   烽火烈    壮志
  2.祭扫烈士墓时,工作人员为同学们讲述了“老帽山六壮士”的事迹。请阅读下面文字后,完成第(1)-(3)题。(共4分)
  1942年4月中旬,日伪军300多人,携带轻、重机枪和迫击炮,向我县政府所在地十渡村进犯。为掩护县政府机关和群众转移,我冀中10分区9团某排在老帽山一带设伏阻击。我军在近20米的高崖上凭险据守,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就在战士们胜利完成阻击任务准备撤离的时候,敌人突然从背后【甲】上来,我伏击战士腹背受敌。战士们边打边撤,14名战士壮烈牺牲。最后剩下的6名战士,在【乙】之后,抱枪跳崖,英勇献身。
  英雄们的故事,使同学生们深受感动。张同学说,可以用毛主席给刘胡兰的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来评价“老帽山六壮士”的英雄事迹;王同学说,用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也可以;李同学说,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要好一些;赵同学说,还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合适。
  (1)【甲】【乙】两处选词填空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甲】 包围     【乙】弹尽粮绝
  B.【甲】 包抄     【乙】弹尽粮绝
  C.【甲】 包抄     【乙】弹药耗尽
  D.【甲】 包围     【乙】弹药耗尽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  )(填朝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诗句。(1分)
  (3)四位同学对英雄们的评价,不恰当的是。(  )(1分)
  A.张同学    B.王同学     C.李同学     D.赵同学
  3.下面是一位同学的发言稿,请阅读文字后,完成(1)-(2)题。(共4分)
  对于中国人来说,清明节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我们在这一天要追忆逝去的亲人,祭奠家族的祖先,在对逝者的哀思中审视生命的价值。今天我们将血缘亲情拓展开,使之转化为对为国牺牲的先烈们的缅怀。①学校组织我们在这一天祭扫烈士陵园,就是希望我们将对“英雄”的认识上升到“家国”。②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理解了清明节的内涵,追忆先人,更要善待生者,慎终追远,更好继往前行。
  (1)文中画线句①有一处表达欠妥,请结合上面的文字加以改正。(2分)
  (2)文中画线句②有两处标点错误,请改正。(2分)
  4.活动结束后,书法小组的同学准备用隶书来书写“雄”字。他们找来了一些名家书法作品临摹,请你观察这些作品,完成(1)-(2)题。(共2分)
  【甲】柳公权书 【乙】赵孟頫书 【丙】曾纪泽书 【丁】《曹全碑》 【戊】孙过庭书
  (1)上面书法作品中属于隶书的是(  ) (1分)
  A. 【甲】    B.【乙】    C.【丙】    D.【丁】     E.【戊】
  (2)下列选项中属于隶书字体特点的是(  )(1分)
  A.形体齐整,笔画圆转       B.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C.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D.笔画分明,结构方正       E.有断有连,浓淡相融
  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
  (一)古诗文默写。(共4分)
  5.复行数十步,        。(陶渊明《桃花源记》)(1分)
  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1分)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