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640个字。
课题:
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老王》这篇课文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文章都是以“爱”为主题,几篇课文都在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本单元阅读教学,要求感受课文所表现的形形色色的“爱”,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去关注身边的人。杨绛的《老王》刻画了一个孤苦伶仃,凄凉艰难,紧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却为人老实厚道,有良心,关心人,知恩图报的人物形象,深深地震撼了读者的内心世界。作者赞美老王的同时,提出了关注社会上弱势群体的现实问题。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1)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老王的“苦”和“善”。
(2)品味作者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把握老王人物形象的刻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的善良,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陶冶美的情操。
过程与方法:通过独立阅读,形成自己独特而又创造性的见解通过自由朗读、独立思考、问题探究、小组讨论等过程,学会运用诵读法、圈点法、讨论法等学习方法研习文本。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我们的学生语文基础较差,尤其体现于学法方面、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根据我们学生情况、本课文的特点,按照初中生的认识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让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在这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以下指导:引导学生注意紧绕所设计的问题,扣住文中的关键语句,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联系自身的生活,来体会理解文中的感情,指导学生注意体会文中语言特点,指导学生把这种写法运用到具体写作中去,提高语文水平。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以唤起他们的切身感受。因此学生课堂上的学法重点就在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上。具体学法如下:
1、情景体验法:激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
2、读书入境法:训练学生朗读感知的能力。
3、勾画圈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合作探究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5、发散联想法: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6、比较换位思考法:进行换位思考环节,让学生亲身感受思考。
7、预习:提前预习,了解文章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的确立,我将本文教学的重点确定为.
(1) 把握老王的人物形象刻画;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2)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关爱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心。
教学难点
“读书是为了明理”我觉得要让学生在态度、情感、价值观上有所增益,能够更好地关心身边的弱者,关注生活,关注人生,净化思想。除此外我们还要注重语言的变化,揣摩语言对初中生来说是一大难题。教学难点是基于思想和语文知识上定的。
1、 体会老王与作者夫妇之间的相互关爱,体察作者的爱心,引导学生对不幸者的同情和关爱,激发学生的爱心。
2、 揣摩语言,深入领会语句的意味以及人物刻画中渗透出的爱的博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