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030字。
第20课 兴 贤
1.通假字
践五帝、三皇之涂 同“途”,治世的境界。
2.古今异义
(1)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耳。
古义:俗人,世俗之人。
今义:一般的风俗习惯(含贬义)。
(2)魏、晋而下,至于李唐。
古义:直到。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
3.一词多义
(1)迩不迩小人:动词,亲近、偏信举类迩而见义远:形容词,近
(2)轶轶三代:动词,超过、超越轶我河县:动词,袭击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散失
(3)践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动词,实行、实践、履行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动词,踩、踏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动词,践踏、登上
(4)以国以任贤使能而兴:介词,因为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介词,拿、用久之能以足音辨人:介词,凭借,依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连词,表并列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连词,表结果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介词,表时间的界限皆以美于徐公:动词,以为、认为
4.文言句式
(1)有贤而用,国之福也:判断句。
(2)不责人以细过:状语后置句。
(3)不有忌讳,则谠直之路开矣:省略句。
一、结构图解
二、中心主旨
本文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分析,论证了中心论点——国家的兴盛、衰亡,能否任用贤能之人是一个决定性因素。
得贤才者得天下,非知之难,而行之难矣。结合文章,畅谈千古英雄怀才不遇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千古英雄怀才不遇,原因诸多,结合本文,从统治者方面来看,有以下几点:①统治者闭目塞听,甚至刚愎自用,不能广开言路,虚心接纳意见;②统治者求全责备;③统治者忠奸不分,亲小人,远贤臣;④统治者墨守成规,挤压了人才发挥的空间。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汉之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 徒:一类人
B.博询众庶 庶:平民,百姓
C.不迩小人 迩:远离
D.跨两汉、轶三代 轶:超过,超越
答案 C
解析 迩:亲近,偏信。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以任贤使能而兴 以:介词,因为
B.以母忧去职 以:介词,因为
C.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以:介词,拿、用
D.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以:介词,表时间的界限
答案 C
解析 以:凭借,依靠。
3.下列各项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有贤而用,国之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