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6680字。
河北区2018-2019学年度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二)
语 文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Ⅰ卷1至7页,第Ⅱ卷8至12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 ~ 3题
在中国电影史上,《流浪地球》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艺术作品,它选择用中国智慧拯救世界、改造世界,深刻地对人类命运和地球未来作思考,通过表现生命与死亡、希望与绝望来反映科技与使命、道德与伦理。很多观众看完《流浪地球》最直观的感受是:太空何其广袤,人类如此渺小。恰恰是生命的速朽与有限,为人类追求不朽提供了永恒的意义。唯其如此,科技从物质层面、哲学从精神层面为人类预期了更加具有现实可能性的未来。
( )。《流浪地球》看似 ,实则 。诞生在中国电影工业蓬勃发展大背景下的这部电影,还“恰巧”产生于中国科技发展 的时代。从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发射升空,到2007年“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再到2011年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成功,2017年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进入太空,中国不断向宇宙深处探索,2019年年初,“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月球背面,被世界称为“了不起的科技壮举”。中国科技的迅速发展,为科幻文学和科幻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沃土。科技与科幻相结合,《流浪地球》将人们的视线引向了航天领域,也将无边的想象力放飞于 的宇宙中。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马当先 养精蓄锐 千变万化 一望无际
B.异军突起 厚积薄发 日新月异 广袤无垠
C.异军突起 养精蓄锐 千变万化 一望无际
D.一马当先 厚积薄发 日新月异 广袤无垠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 )
A.它选择用中国智慧改造世界、拯救世界,对人类命运和地球未来作深刻的思考
B.它用中国智慧选择改造世界、拯救世界,对人类命运和地球未来深刻地作思考
C.它用中国智慧选择拯救世界、改造世界,对人类命运和地球未来作深刻的思考
D.它选择用中国智慧拯救世界、改造世界,对人类命运和地球未来深刻地作思考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科幻电影离不开生长的土壤,文学艺术也不例外
B.文学艺术离不开土壤的生长,科幻电影也不例外
C.文学艺术离不开生长的土壤,科幻电影也不例外
D.科幻电影离不开土壤的生长,文学艺术也不例外
4.根据上下文内容,结合对联的相关知识,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下联,最恰当
的一项是( )
钱钟书先生,吴宓称赞其“才情学识兼具, ① ”;学界称其“中国博学鸿儒, ② ”;世人惊其“大师风华绝代, ③ ”。无论是人们熟稔的《围城》,亦或是近乎天书的《管锥篇》,先生的作品都一次又一次地让国人惊讶,让世界感叹。
A.① 天才卓尔不群 ② 当代文化昆仑 ③ 新旧中西俱通
B.① 天才卓尔不群 ② 新旧中西俱通 ③ 当代文化昆仑
C.① 新旧中西俱通 ② 天才卓尔不群 ③ 当代文化昆仑
D.① 新旧中西俱通 ② 当代文化昆仑 ③ 天才卓尔不群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 ~ 7题。
“少盐有时候真的会致命”“白米饭是垃圾食品之王”“电吹风用好了能治疗鼻病”……打开微信朋友圈,形形色色的传言令人眼花缭乱,给不少人带来困扰。据统计,“微信辟谣助手”上线至今,已辟谣一百十余万篇文章,而相关网文传播的主要目标群体正是老年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